亞洲速度,舍我其誰。
8月6日21時50分,東京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現場,由湯星強、謝震業、蘇炳添和吳智強組成的中國“接力天團”跑出了37秒79的成績,拿下第四名。
在東京奧運會上,拼搏、果敢、堅韌的中國運動員,給國人留下無數個動人瞬間:蘇炳添跑出男子百米9秒83,打破亞洲紀錄;謝思埸加冕“雙金王”;陳艾森奪得銀牌……破紀錄、拿獎牌的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暨南人。
參與奧運,早已開始。85年前,暨大9名師生入選國家隊,參加德國柏林奧運會;今天暨大師生再次出現在奧運會賽場,星光熠熠,光芒四射。
“國家強則體育強,一所大學,見微知著?!闭玺叽簏h委書記林如鵬所說,今天暨南人的奧運成績更強了,不斷打破紀錄和摘得金牌,底色不改,蘊含著家國情懷和競技精神。
“五虎將”出征
“9秒83!”田徑運動員、奧運冠軍劉翔大力贊揚蘇炳添的成績。
8月1日晚,蘇炳添在男子百米半決賽中,跑出了9秒83的成績,以小組第一晉級決賽,刷新了亞洲記錄。兩個小時后,又以9秒98成績,獲得決賽第六名。
沒有獎牌,依然“贏”了,國人為之沸騰。因為32歲的蘇炳添跑出了中國速度,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闖進奧運百米決賽的黃種人,并代表中國人首次站在了男子百米決賽跑道上。
蘇炳添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仔”。12年前,他通過高水平運動員招生,進入暨大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習,2018年4月被聘為暨大體育學院副教授。
“蘇炳添是全世界黃種人中跑得最快的副教授?!濒叽篌w育學院院長彭國雄說,進到暨大時,他的成績還不是國內最突出的人,但通過一系列訓練和比賽,已經成長為中國田徑乃至亞洲短跑的領軍人物。
不僅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中,暨大有“五虎將”出征。
賽場上,謝思埸加冕“雙金王”,奪得跳水男子3米跳板金牌,并和王宗源聯手奪得男子雙人3米跳板金牌;陳艾森聯手曹緣奪得跳水男子雙人10米臺銀牌;中國三級跳遠選手吳瑞庭和田徑新秀嚴海濱也亮相奧運會賽場。
“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不論他們取得了怎樣的名次,他們在賽場上展現了大國體育健兒的風采,永遠是暨南人、中國人的驕傲。”林如鵬說。
參與奧運85年
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后,劉長春和蘇炳添的照片一起躥紅網絡,感人至深。黑白、彩色兩張照片對比強烈,也訴說著中國人的奧運夢想:89年前“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到今天蘇炳添成為晉級奧運百米決賽第一人。
“中國飛人”的傳承,折射一所大學的“奧運夢”。
115年前,21名爪哇歸國僑生風塵仆仆抵達金陵薛家巷,開啟了暨南的百年辦學,也點亮了體育運動的星星之火。重視體育運動、發展體育事業,成為暨大的優良傳統和重要辦學特色之一。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暨南健兒無論球類、田徑還是游泳等各種項目的運動隊,均能征善戰、馳騁賽場、成績斐然。
劉長春參加奧運會的4年后,暨南人點燃了“奧運夢”。
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是我國第一次組隊參加的大型國際體育比賽。暨大9名師生入選國家隊,出征奧運會,人數位居當時所有高校之首。
暨大撐桿跳運動員符保盧通過預賽,成為中國進入奧運復賽的第一人。但條件有限,他每次比賽,都要向一個日本運動員借用一根訓練用的舊竹竿,不順手,又打滑,卻保持了中國撐桿跳高最高紀錄。
1996至2006年,暨大運動員在各類國際比賽和國內省級以上比賽中獲獎牌872枚,其中金牌377枚,銀牌272枚,銅牌223枚。
85年,從符保盧到蘇炳添,一次次突破,一個個跨躍。
“體教融合”新模式
幾天來,蘇炳添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新時代中國男子100m短跑:回顧與展望》悄然走紅。很多人醍醐灌頂:“太優秀了!真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我們特別重視‘體教融合’?!濒叽笮iL宋獻中揭秘,此次出征奧運的蘇炳添、陳艾森、謝思埸、吳瑞庭都是經濟學院的學生。在學習中,經濟學院等承擔了他們的文化、專業能力的培養與教育,體育學院負責他們的高水平運動員體育管理與參賽,讓他們不僅體育競技水平世界拔尖,也在經濟領域等專業學習中爭優。
早在2015年9月,暨大成立體育學院。隨后增設運動訓練學本科專業和體育碩士專業學位點,初步搭建“二本一碩”的學科建設布局,科研成果日益豐碩。
體育明星、世界冠軍、金牌教練……如今,暨大校園崇尚運動,蔚然成風。
暨大每年開設“體育奧斯卡”——5A卓越引領計劃“體育之星”評選,發揮體育明星的引領作用,帶動學生投入體育鍛煉。蘇炳添是第一屆“體育之星”,謝思埸、陳艾森也入選其中。
大學校園,共享體育之樂。奧運賽場,有著暨南人的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 吳少敏 馬立敏 通訊員 麥尚文 蘇運生 李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