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被認為是治愈率很高的、“懶惰”的癌,但在常規的頸側區淋巴結清掃中,需在頸部取一長約15至20厘米的“L”型切口或大弧形切口,術后在頸部留下的大疤痕成為眾多患者心中的“痛”。
甲狀腺癌患者阿萍(化名)也面臨著相同的困擾。于是阿萍來到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甲狀腺外科,希望能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日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甲狀腺外科團隊為阿萍完成了完全腔鏡下甲狀腺癌切除及頸側區淋巴結清掃術。該院甲狀腺外科主任、教授、主刀醫生黎洪浩解釋,通過超聲刀這個“延長的手”,術后患者僅留下三個非常隱蔽的小疤痕,常規術后頸部大疤痕的痛點被有效解決。
一場“兩全其美”的手術
為了解決術后留下大疤痕這一難題,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主治醫師譚浪平的協助下,黎洪浩主刀,順利完成了該院首例完全腔鏡下甲狀腺癌切除及頸側區淋巴結清掃術。術后阿萍僅在乳暈旁留下三個非常隱蔽的小疤痕,頸部無任何疤痕。在治療效果、患者安全和術后美容之間取得了平衡點。
據阿萍回憶,自己在體檢時發現了甲狀腺腫物,入院后,彩超提示左側甲狀腺腫物及左頸側區淋巴結腫大,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的細針穿刺活檢術提示阿萍患有左側甲狀腺乳頭狀癌并左頸側區淋巴結轉移??紤]到今后生活中的美觀需求,阿萍和家里人強烈希望可以嘗試“微創”治療。
黎洪浩向阿萍及家屬解釋病情后,當即安排了彩超檢查,并確定其適合接受腔鏡下手術治療。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甲狀腺外科團隊為患者完成了經胸乳入路左側甲狀腺全切除+左側喉返神經探查+左頸VI區(中央區)和II、III、IV區(側區)淋巴結清掃術。
術中徹底切除了相關區域的病灶,原位保留甲狀旁腺,并完整保護喉返神經、副神經及頸叢神經等相關重要神經,出血約10毫升。術后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延長的手”解決“先天不足”
在開放手術行頸側區淋巴結清掃時,經典的“L”形切口不僅影響外觀,并且常需切斷頸叢神經的皮支以暴露切口,這將影響患者頸部的外觀及功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而對于脖子較長的病人,常規開放手術對II區淋巴結的清掃則有“先天不足”:難以切除接近顱底位置的淋巴結。在腔鏡手術下,術野經放大后,局部解剖結構更為清晰,通過超聲刀這個“延長的手”,在熟練操作下,上述這兩個“盲點”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黎洪浩表示,全腔鏡下甲狀腺癌頸側區淋巴結清掃術是甲狀腺癌手術中難度較高的手術。手術的順利完成,需要有豐富的腔鏡手術經驗積累,在嚴格的病例選擇下,治療效果能媲美開放手術。
據專家介紹,腔鏡甲狀腺手術現已普遍開展,技術也相對成熟。一般來說,普通甲亢以及不超過5厘米的良性腫物,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等,都可行腔鏡手術。
預后較好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如患者有美容要求,且術前檢查提示沒有過多過大的頸部淋巴結轉移,亦可考慮腔鏡手術。
值得留意的是,甲狀腺癌發病隱匿,大部分患者是通過體檢發現的,如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應盡早到甲狀腺??凭驮\。另外,如發現無痛性頸部腫物,或出現聲音嘶啞、頸部壓迫感或吞咽不適感等癥狀,則更需盡快到專科就診,以排查甲狀腺癌。
南方日報記者 鐘哲 實習生 劉婕桐 通訊員 黃睿 張陽 譚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