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1月5日電 (記者 郭軍)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5日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1年珠江水運發展十件大事。其中,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開工建設、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取得實質進展、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在廣州正式列編等入選。
一、交通運輸部印發《珠江航運“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1年10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珠江航運“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首次納入交通運輸部規劃體系,是指導“十四五”時期珠江航運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于加快推進珠江航運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珠江水系港航單位“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效顯著
2021年,珠江水系和瓊州海峽兩岸各級港航單位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把學史力行作為明理、增信、崇德的落腳點,自覺傳承珠江紅色基因,凝聚“一條江、一家人、一面旗、一條心”的強大合力,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長期未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扎實成效。
三、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開工建設
2021年6月23日,地處西江上游右江的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開工建設,標志著西南水運出海南線通道的關鍵工程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斷航近20年的礙航閘壩將實現通航,云南經珠江走向大海的夢想即將變成現實。
四、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取得實質進展
2021年6月,《瓊州海峽客運滾裝港口布局規劃方案(2035年)》由交通運輸部聯合海南、廣東、廣西三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實現了瓊州海峽客滾運輸統一規劃的目標。9月,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資源整合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航運資源整合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廣州成功舉行。12月,作為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標志性成果的瓊州海峽(海南)輪渡運輸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正式運營。該公司由海南海峽輪渡運輸有限公司與廣東徐聞海峽航運有限公司合資設立,未來將主要負責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業務。
五、西江航運干線長洲樞紐船閘貨物通過量突破1.52億噸
2021年,在克服60年一遇大面積氣象干旱、長洲樞紐壩下至梧州界首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新冠疫情零星散發等系列不利因素疊加的影響下,長洲樞紐船閘貨物通過量預計達1.52億噸,同比增長0.8%,再創歷史新高。
六、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在廣州正式列編
2021年10月23日,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輪在廣州南沙正式列編,加入中國海事執法序列,這標志著我國目前噸位最大、裝備先進、綜合能力強,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公務執法船正式投入使用。
七、珠江水系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8.79億噸
2021年,珠江水系克服疫情常態化的不利因素影響,港口吞吐量各項主要指標都取得一定增長,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8.79億噸、外貿貨物吞吐量5.2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6843萬TEU,與2020年相比,分別增長3.3%、9.4%、4.7%;與疫情前(2019年)相比,年平均增長5.2%、6.4%、2.1%。
八、珠江水系掀起清潔能源動力船舶建造熱潮
隨著珠江水運行業清潔能源動力船舶建造改造補貼和優先過閘等系列組合政策密集出臺,2021年,水系內掀起了LNG動力船舶和純電動船舶的建造熱潮。
截止到2021年12月,珠江水系已建、在建、改建和待建清潔能源動力船舶規模超過200艘。隨著清潔能源船舶建造、基礎設施保障、能源保供、相關產業鏈布局等重點工作穩步推進,珠江水系綠色水運體系正加快形成。
九、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前期工作穩步推進
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項目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和《水運“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點任務。2021年,項目在前期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正式啟動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平陸運河的建成,將直接溝通西江“黃金水道”和北部灣海港群,為廣西、云南、貴州及廣袤的西南、中南、西北地區新開辟一條便捷經濟的出海通道,對促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全方位開放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項目前期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計劃2022年開工建設。
十、都柳江洋溪、梅林樞紐按三級航道標準建設通航設施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2021年,洋溪水利樞紐通航設施提升了通航標準,完成了由四級航道兼顧1000噸級船舶標準調整為三級航道標準的工可及航評報告編制;梅林航電樞紐工程也同步按三級航道標準修改工可及航評報告,其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于11月11日通過專家評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