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2年站在講臺開始第一課起,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東風中學教師吳暉暉從教近30年,做班主任就有26年。
教育的接力棒在三代人手中傳遞,全家累計教齡300余年,有3位曾任學校校長。“教育的核心在于‘愛’。我從長輩身上學到許多,感受最深的是要愛護學生?!眳菚煏熣f。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東風中學運動會上,教師吳暉暉(右二)與接力賽同學合影。受訪者供圖
初見吳暉暉,她說話聲音溫柔,嘴角也總是帶著微笑。關心、耐心、知心、交心,是她和學生相處的方式。正如學生信中所說:“我經常想起的,是放學后留下來向吳老師提問,她總是嘴角帶笑地為我們答疑解惑。”
師需有范、教應重育
“師范、師范,師需有范;教育、教育,教應重育?!?/p>
這是吳自強在《七十年教育生涯》一書中所寫,也是他從事教育工作的守則。
“爺爺吳自強曾是江西省立第一中學教員、校長。他的辦公室里懸掛著‘以學校為家,以教育為命’的題詞?!眳菚煏熣f,“我的父母親、哥嫂、弟媳也都是老師,爺爺是我們的榜樣?!?/p>
吳暉暉兄妹與父母合影。受訪者供圖
從教70年,吳自強的教育教學活動在福建、江西兩省,他的學生遍及世界各地。
“在職業選擇上,我們也受到家庭影響。因為從小看到祖輩、父輩和學生間的通信,學生對他們充滿尊敬和愛戴。我感受到投身教育事業后,對愛的回贈是同等的愛和尊重?!眳菚煏熣f。
吳暉暉的父親吳南光,少年時就酷愛科學,有一顆為中華文化科學事業而獻身的熾熱之心。“念高中時,剛好是華羅庚回國,當時讀到他在人民日報上寫的一篇文章,使我認識到數學對國家的建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眳悄瞎庹f。
吳南光在家中看書。劉佳榮 攝
于是,吳南光考入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后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任新豐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13年,為鄉村的教師隊伍培養了很多人才。40多年的教育生涯,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把德育、美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
講起如何培養學生,今年85歲的老人講話激昂有力?!芭囵B學生全面發展,要注重勞動育人,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磨煉意志?!眳悄瞎庹f。
“當年父親一天講課能講到10個小時,寫板書寫到手都磨破了。”吳暉暉的哥哥吳新華說。
吳南光堅持科研,先后撰寫了40多篇學術論文,曾10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知識分子等。
“生活在教育世家,我感到很幸運,很多和教學相關的習慣都是耳濡目染的?!眳菚煏熣f,“我從長輩身上學到許多,感受最深的是要愛護學生,我想把這份愛繼續傳承下來。”
教書育人,更懂得愛護學生
“還記得初二剛開學,我們迎來了一批新老師,您當時有著陽光般的微笑。”
“時間過得真快,昨天好像還在吳老師燦爛溫暖的微笑包圍中。”
“考試前一刻,您拍拍我的肩,說‘努力點,定能考出好成績!’您知道嗎?您的那一拍,不知給了我多少力量和勇氣!”
這些是2006年的教師節前,已讀高一的學生們寄回給初中班主任吳暉暉的信。
吳暉暉在課堂上。受訪者供圖
“有人說,教育的核心在于‘愛’,師德的核心正是師愛?!眳菚煏熣J為,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要有滿腔的愛和強烈的責任心,既要有科學性,又要有藝術性。
吳暉暉擔任班主任時,有學生覺得中學數學特別難學,上課經常走神,開始對數學產生對抗情緒。吳暉暉每天主動詢問今天的課程是否聽得明白,發現他上課走神時及時提醒。一段時間后,學生下課主動提問題,從被動變成主動,成了辦公室里的??汀?/p>
“有一次,林同學來辦公室時,我正在看沈從文的小說《邊城》,他特別高興地對我說:‘吳老師,你也喜歡看小說呀?你有沒有看過沈從文《湘西散記》那本書?我有,我借您吧!’”吳暉暉說,在那之后,聊書籍、聊觀點、聊學習,林同學對于學習也從“對抗”變為聆聽、行動。
“關心、耐心、知心、交心,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萬能鑰匙,也是塑造青少年靈魂的偉大力量?!眳菚煏煼窒淼馈?/p>
學校藝術節,吳暉暉和表演學生合影。受訪者供圖
吳暉暉多年在畢業班承擔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她積極參與課題和課例研究,1998年至2002年廣州地區第二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中,其論文《分層教學,分類指導》運用心理學知識輔助教學,獲優秀教學成功獎。她的講課兼具哲理性、邏輯性、藝術性,深受學生好評。
曾聽過吳暉暉講課的同事評價說:吳老師的課,滿懷激情,數學課的氣氛能像語文課一樣活躍?!敖處熥龅氖撬茉祆`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吳暉暉說,“初中孩子朝氣、活力、稚氣、靈性,激情與熱血時常感染我,使我從未老過?!?/p>
南方日報記者 劉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