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豐”字形交通主框架南北軸線的動工,惠州的交通建設進入又一個“大破大立”的嶄新時代。
與此同時,惠州高速公路也將有新的布局,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250萬人次,惠州市獲評廣東省首批公交示范城市。集海陸空鐵于一體的立體化交通網絡趨于完善,各種地面交通運輸方式跑得更快了,飛機飛地更遠了,不僅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而且為惠州邁向國內一流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高速
正規劃惠深第二高速公路
12月30日,惠龍高速公路動工。
惠龍高速即韶惠高速惠龍段,是納入《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7—2030年)》的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起點位于龍門縣平陵鎮X218附近,終點對接已通車的惠大高速公路,大體上呈北南走向,全長約63公里。
惠龍高速一旦建成,從惠城區到龍門縣將增加一條快速通道,兩地通行時間可縮短到一小時之內。它還將成為惠州、深圳通往湖南、江西的第二通道,進一步推動粵東、粵北經濟與珠三角的融合。
作為緊鄰深圳的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今年以來加強謀劃與深圳的交通對接?;葜菔薪煌ㄟ\輸局規劃科科長楊慶祥介紹,目前惠州正在規劃惠州和深圳之間的第二條高速公路。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蓮塘口岸即將投入使用。它承擔香港與深圳東部、惠州以及粵東、贛南、閩南等地之間的跨界貨運兼顧客運,是實現深港跨界交通的東部重要口岸。為推進深港惠交通一體化,惠州正在規劃惠深第二高速公路,現已納入省高速網規劃。它將連接惠州市中心區和惠州機場,經惠陽秋長一帶一直通往深圳外環高速網,全長40多公里。屆時,它將成為惠州市區往深圳最便捷的高速公路。
為了加強惠深對接,深汕高速改擴建、惠河高速改擴建、深汕第二高速等項目也都在建設或規劃中。今年以來,河惠莞高速公路惠州平潭至潼湖段、河惠莞高速公路河源紫金至惠州段、汕湛高速惠州至清遠段、韶關翁源至新豐高速惠州段、惠河高速公路白石互通等多個高速項目也都在加速推進建設。
軌道
有望擁有5條高鐵和2條城際
高速公路加快建設的同時,惠州的高鐵建設也進入了全面施工階段。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來到贛深高鐵位于白石新村的建設現場。只見一排高架橋高高聳起,一段段推進建設并逐漸連接起來,一條路橋長龍的雛形已經顯現出來。
作為京九高鐵的南段,贛深高鐵是粵港澳大灣區內聯外通的“大動脈”,計劃2021年6月項目全線建成通車。它在廣東境內經過深圳、東莞、惠州、河源,其中在惠州境內設置3個高鐵站,分別為博羅北站、惠州北站、仲愷站。
與南北走向的贛深高鐵形成交叉的,是東西走向的廣汕高鐵。它是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設的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從廣州新塘引出,途經惠州,終點在汕尾,設計時速為350公里,預計2022年通車。全線設有7個車站,包括惠州境內的羅浮山、博羅、惠城南、惠東南站。通車之后,從惠州到廣州或汕尾,時間約在半個小時。
記者了解到,廣汕鐵路與贛深鐵路通過仲愷聯絡線和博羅聯絡線連接。如果這兩條高鐵都實現通車,加上原有的廈深高鐵,惠州境內將有3條高鐵通過,覆蓋南北和東西兩個方向。無論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還是通往東面和北面的出省方向,惠州都可以借助高鐵快速抵達,實現與廣州、深圳、東莞、河源、汕尾等城市半小時高鐵互通。
引人關注的是,深圳至汕尾鐵路、廣州至河源鐵路已被列入廣東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計劃,正在開展前期研究工作,未來將經過惠州。如若獲批建設,惠州未來將擁有5條高鐵。此外,深惠城際鐵路的謀劃,也使惠州在已建成通車的莞惠城際之外有望再添一條城際鐵路。
兩港
今年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萬人次
今年以來,惠州的“兩港”建設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2月22日,作為空港的惠州機場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萬人次大關。 ? ?惠州機場有關負責人介紹,截止到22日,惠州機場2019年累計起降航班1.98萬架次,同比增長34.5%;完成旅客吞吐量250.3萬人次,同比增長36.6%;完成貨郵吞吐8707.6噸,同比增長62.8%。與全國31個機場通航,合作航空公司有9家。
今年以來,惠州機場擴容擴建工程順利推進,T2航站樓于8月28日投產啟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推動了智慧停車場建設,開通了“機場通”,實現在線值機、航班動態查詢、停車繳費、投訴建議等功能,智慧型機場初見雛形。
自2015年通航以來,惠州機場旅客吞吐量連年飛速增長。如今突破250萬大關,距離2018年7月突破100萬吞吐量,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增速在全國支線機場名列前茅。
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加快建設惠州干線機場,實現惠深機場的聯動發展。記者了解到,在《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惠州機場定位為干線機場,主要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東莞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引人關注的是,惠州正分步驟加快推進千萬級新干線機場建設,為深圳機場打造國際航空樞紐騰出空間。未來,惠州機場將在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同時,作為海港的惠州港也有重大進展。今年10月,惠州港與深圳鹽田港正式形成組合港。在這種模式下,從惠州出口的集裝箱只需在惠州辦理通關手續,進入惠州港區即等同于貨到鹽田港區。同樣,經鹽田港區的惠州進口貨物,也可在貨到惠州港區后再辦理進口通關手續。據估算,每年將有500萬噸貨物以“惠鹽組合”方式進出境,這將為企業降低1000萬元以上成本。
今后,惠州還將進一步加強惠州港與深圳港聯動發展,著力打造億噸大港。
公交
惠州獲評廣東省首批公交示范市
一個城市的交通大發展既要依賴于高鐵和高速公路等大動脈,也要借助發達的公交體系。今年,惠州市獲評“廣東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稱號,公交建設邁上新臺階。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決策部署,廣東省交通廳于2013年開展了廣東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創建工程,確定惠州、中山等市為首批創建試點城市。
惠州市交通局陸運科有關負責人介紹,省級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創建以來,惠州市持續加大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初步建成以城際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旅游觀光巴士、社區公交等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汽車為補充,公共自行車等慢行系統為延伸的多層次、一體化公共交通系統,基本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
經省交通運輸廳審定,惠州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創建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包括13項指標。目前,13個指標全部達到考核目標要求?!叭f人公共交通車輛擁有量”“公共汽電車進場率”“新能源公交車輛占公交總體規模的比例”等指標大幅超過考核創建目標。
該負責人介紹,惠州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創建核心指標“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從5年前的34%上升到目前的51.82%,初步形成了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城市機動化出行結構。公共交通出行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認可,“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逐年提升,從2016年的72.27%提高到88.6%,連續維持在較高水平。
數據顯示,2018年,惠州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近50萬人次,在全省公交客運量普遍持續出現下降的趨勢下,仍然保持了公交客流量的穩步增長。
【記者】劉光明寶 周歡
【攝影】王昌輝 梁維春
【制圖】鐘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