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08月13日訊 大齙牙、地包天、牙齒不齊……擁有一副亂糟糟的牙,不僅讓人因影響容貌而難以啟“齒”,還會因影響咀嚼功能導致營養吸收不良,更會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口腔正畸科主任張藝提示:口腔正畸雖然不受年齡限制,但一旦發現牙齒需要矯正,應盡快尋求正規醫院??漆t生的幫助,盡早干預、規范治療。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不要錯過4歲至15歲的“黃金”正畸干預期。
為了自信的微笑,學生哥學生妹忙“整牙”
暑假剛到,羅湖醫院口腔正畸科的醫護人員比平時更忙了。近日,帶著孩子前來咨詢牙齒矯正的家長比平時多了不少。為了讓自己的笑容更自信,隨著中考、高考結束,一些存在牙齒畸形的“學生哥”、“學生妹”紛紛加入“整牙”的隊伍。
張藝介紹,兒童和青少年的牙齒在各個年齡段都有相應的特點和矯正方法,正畸的最佳年齡是4歲-15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頜面部處于生長發育期,頜骨可塑性較強,牙齒移動也較快,處于牙齒矯正“黃金期”,如果在“黃金期”及時矯正畸形的牙齒,不僅省時,還能達到最好的矯治效果,矯正完成后反彈的幾率也相對較小。如果等到成年后再進行矯正,頜骨已發育完成,牙齒的移動牙槽骨的改建速度都會減慢,矯正難度更大,時間會更長。
她提示,如果發現孩子有一些骨性畸形和不良習慣,如地包天,口呼吸等,干預的時間就要盡早,乳牙期在3~5歲,替牙期在6-10歲,盡早治療。
錯牙合畸形影響美觀,更危害身心健康
據了解,除了家族中有明顯的頜骨及顏面異常,先天唇腭裂、佝僂病、內分泌功能異常等先天因素是造成錯牙合畸形的原因外,后天精細的飲食因素、使用奶瓶不恰當的喂養姿勢,也會造成兒童上頜前突、反牙合(地包天)牙列擁擠等。兒童吐舌、咬手指、咬下唇等不良習慣都會影響牙頜面的發育。
每逢寒暑假,都是中小學生“扎堆”整牙的高峰期,說明家長對孩子們的牙齒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了。但事實上,不少家長對何時為孩子進行牙齒矯正還是存在很多誤區。比如有的家長會更多地關注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問題,卻把牙齒矯正看作小事,認為可以等到孩子長大后再說。
牙齒畸形不僅影響容貌,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影響自信;誘發口腔疾病;咬合異常會影響咀嚼功能,加重腸胃負擔;影響發音。張藝提示,如果發現孩子的牙齒畸形,家長一定要盡早帶孩子到口腔門診,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治療。有些情況可以等到孩子換完牙再矯治,有些情況卻是要趁早做才好。
家長平時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遠離碳酸飲料和膨化食品,勤刷牙、多漱口;為鍛煉咀嚼功能,軟硬食物要搭配進食。
告別大齙牙、地包天,必須遵醫囑、提高依從性
據了解,牙列不齊、反(牙合)、上頜前突、下頜后縮、錯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療、正頜手術前的正畸治療和牙周病的輔助正畸治療等,都屬于口腔正畸的診治范圍。張藝介紹,正畸的治療手段包括各種功能矯治器和口外裝置、托槽和隱形矯治器等。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從過去單一的“鋼牙箍”矯治器發展到成今天的數字化的隱形矯治和定制式的托槽矯治器。
她說,牙齒矯正不是一蹴而就的,正畸治療的過程相對比較長,全口的正畸一般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有些復雜病例甚至需要更長時間。因此,有正畸需求的人士,治療過程中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兒童、青少年的自律性和耐受力較成年人相對較弱,佩戴矯治器和托槽正畸治療時,家長必須定期帶孩子復查,督促孩子認真刷牙,以免造成齲齒和牙齦炎、甚至牙周炎等牙周疾病。
此外,有些人在做牙齒矯正前,需要通過拔牙減少牙齒的數量來適應較小的頜骨。比如因出現齙牙已經影響面形及牙齒咬合關系的青少年,都需要考慮先拔牙再做矯正。張藝接診過一位花季少女,她在外地進行牙齒矯正時,因自身拒絕拔牙,矯正后她的“小齙牙”變成了“大齙牙”,她為此嚴重自卑。張藝為她量身設計了矯正方案。經過充分溝通,家長和少女均同意了先拔牙再矯正。經規范治療后,她終于恢復了健康容顏。
牙齒正畸不僅超越了年齡的限制,也已不再是愛美女士的專利,有不少成年男士也加入到牙齒求美的行列。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羅湖醫院口腔正畸科均制定了不同的個體化牙齒矯正計劃。在疫情期間,針對有些人暫時無法返回深圳和無法到醫院就診的情況,該科室還在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開通線上咨詢、復診。(趙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