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訊(記者 劉云惠里 戴錦意 張榮 梁聲遠)萬丈高樓平地起,磚瓦未立,土地先備。在光明區全力推進世界一流科學城建設的歷史征程中,光明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作為推進國土空間提質增效的“先行軍”,以一把好尺子、一套好機制、一種好氛圍、一條好路線,凝聚起全區相關職能部門力量,22天完成1.8平方公里527戶集中簽約、25天完成光明中心區樓村片區2.3平方公里土地整備、14天全面完成鳳凰牛場周邊地塊項目779戶861份協議簽約、26天完成大科學裝置核心區(公明轄區)2.82平方公里土地整備簽約……屢屢刷新“深圳速度”,為規劃用地達99平方公里、占據光明區用地面積63%的光明科學城騰挪出充足的發展空間,也喚醒了光明群眾在新時代支持、參與光明城市大開發大建設的主人翁意識。
2019年3月,光明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正式成立。一年多來,區更新整備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發揚特區精神,改革創新,銳意奮進,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奮斗目標,扎實、全面推動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工作“提速提量提質提效”。2020年,區更新整備局將繼續當好國土空間保障工作“排頭兵”,為光明城市建設、民生改善、產業發展提供更充足的空間,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創新機制科學規劃
為科學城空間保障奠定群眾基礎
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是全市近年來單體量最大的土整項目,需整備土地面積達182.21萬平方米,需拆除建筑物1205棟,面積達45.03萬平方米,涉及約10000名群眾的直接利益。而光明區比預期提前9天,僅用22天全面完成了527份計劃協議簽約任務,創造了“科學城速度”。難能可貴的是,在此過程中,當事群眾零投訴、零上訪。
創新工作機制,激發隊伍活力。在科學城啟動區土地整備工作中,光明區更新整備局創立大兵團作戰模式,抽調動員全區467人參與征地談判工作,搭建“1+4+26+1+9大兵團作戰平臺”,由1個指揮部統帥4個專項工作組、26個協商談判組、1個干部考核組和9家專業服務機構,實現部門聯動,各司其職。同時,將業績實效與干部考核掛鉤,將急難險重突出表現與常規工作表現結合,鼓勵黨員干部以身作則,量化指標,每日通報,公平競爭,形成“你追我趕,爭分奪秒”的工作態勢。
凝聚干部力量,動員全員依法、高效征地談判,區更新整備局在科學城指揮部現場掛起作戰圖,對黨員干部責任到人,同時,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堅守法律法規底線,用公開公平公正的合同協議讓百姓放心簽約,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用真誠喚醒業主群體的自覺參與意識。坐落在舊鐵皮房的指揮部雖環境簡陋,但行陣和睦,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同吃同住同戰斗,為同一個目標熱火朝天地奮戰。
明確補償安置方案,分級獎勵簽約交房。石介頭片區是科學城配套區,包括中大附屬中小學等多個土地整備項目,光明區在31天內完成155戶住宅、29戶非住宅和39戶利益訴求人的簽約工作,依法清拆3戶違法建筑。針對簽約和交房,區更新整備局根據簽約時間先后分級落實獎勵,公平公開公正,鼓勵業主及早簽約交房,及早受益,切實加快了清拆重建進度。
扎根群眾,推己及人。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時刻秉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服務理念,認真聽取業主問題反饋,小至路燈、家庭紛爭,大至安置補償政策,僅18小組便為業主解決各類問題90余個。其中,包括幫助因12平方米房產爭議不斷的郭氏家庭破鏡重圓;不避暴雨將協議送至病床上,為龍氏業主爭取到救命金;面對苦于銷售無路、談判態度強硬的蜜農,10組副組長以自身經歷對其加以勉勵,并親自當起“業務員”幫其銷售蜂蜜……最終,土整人用真誠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此后,有業主凌晨4點喚醒家人一起到指揮部簽約,有業主在簽約后給工作人員送上熱騰騰的餃子……
創造土地整備“科學城速度”
當好國土空間保障“排頭兵”
2019年,光明區更新整備局全力統籌推動光明科學城12.5平方公里用地保障,啃下一批“硬骨頭”,吹響任務攻堅“集結號”。科學城啟動區旗開得勝、光明中心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乘勢而上攻克鳳凰牛場,騰挪出近1平方公里連片產業用地,最終實現了大科學裝置核心區整備首戰告捷。2019年全年,光明區實際拆除消化違建370萬平方米、整備入庫土地超過10平方公里,占全市年度土地入庫總量的63%,連續4年排名全市第一,創造了土地整備的“科學城速度”。同年,光明區更新整備局黨建引領土地整備的“紅色密碼”獲得全國第二屆黨建創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十佳案例”金獎。
2020年是光明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面破局、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光明區更新整備局延續良好勢頭,助力全區國土空間提質增效,于7月3日牽頭啟動全區首場大規模統一清拆活動。6個街道同步進行,一天之內拆除建筑總面積約4.53萬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大街項目僅用2個月,拆除面積逾2.6萬平方米,項目權屬申報完成率達91%,測繪清點確認完成率達87%,其中,光明大街北整備項目提前13天完成。僅上半年,光明區實現土地入庫面積165萬平方米,完成76.7%的市級任務,拆除消化違建200萬平方米,完成71%的市級任務。
隨著光明科學城建設向縱深推進,光明的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和民生改善也對空間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光明區全力以赴抓整備、促更新、查違建,為城市發展騰挪空間。區更新整備局將繼續當好國土空間的“排頭兵”“先鋒隊”,全力落實考核任務,高質量推進年度任務收尾;整合開發方式,高水平推進空間用地保障;做好任務統籌部署,高效率推進重點工作落實;不斷創新工作機制,高標準推進片區統籌開發。
今年下半年,區更新整備局將科學統籌做好安置房分配,強力推進斷頭路土地整備,扎實推進文教體衛等民生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工作,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功能系統;力爭科學城核心大裝置區土地整備完全入庫,軌道13號線重點更新單元立項提速,“工改工”“工改保”項目盡快落地等,加快推動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利用政策紅利,打好“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組合拳。創新信訪維穩機制,探索建立“前沿防范、現場服務、后臺處理”三位一體運作機制,全面推動矛盾化解在基層。強化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力度,增強一線工作人員在信訪處理、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應對能力,持續完善工作機制,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保障轄區各項事業建設發展空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