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廣東作為經濟大省,正全力推進“1+1+9”工作部署,縱深推進“雙區”建設,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而這些重大戰略的實施,都迫切需要建設一支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近年來,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項目在南粵遍地扎根開花。不僅帶動當地第一、二、三產業融合迅猛發展,促進產業、行業融合發展,同時更為廣東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技工大軍,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種植基地與粵菜師傅工作室“結對子”,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增加了村民收入。(攝影:周聰)
“粵菜師傅+N”
闖出產業融合發展新路
豐收年里話豐收。9月22日,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湛江市遂溪縣城月鎮虎頭坡村蔬菜種植基地內,村民們豐收的感受更為強烈,因為這里的農產品種養,“規矩”實在是有點多:南瓜必須人工除草,苦瓜重量要控制在6兩到8兩間,黑山羊不能喂飼料……可是看到農產品“變身”美味佳肴后身價翻倍,種植農戶們的眉頭一下子便舒展開來了。
“不能打藥,會影響口感,必須人工除草?!碑數刎毨繇n南在大棚里一邊為南瓜除草一邊說道。在田地的另一邊,一筐筐剛采摘的新鮮蔬菜正整裝待發,準備運往附近螺崗小鎮的粵菜師傅高飛大師工作室。
以往,“靠天吃飯”的農戶常常面臨銷路不穩定、采購價波動等難題?!盎洸藥煾怠惫こ虒嵤┮詠?,種植基地通過與粵菜師傅工作室“結對子”,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更穩定增加了村民收入。
2020年上半年,依靠“大師帶貨”,虎頭坡村銷售各類農產品16.5萬斤,價值87.85萬元,比2019年總量翻番。今年上半年,虎頭坡村人均收入5500元;產業分紅總額16.5萬元,是前年同期的3倍多。
村民在大棚種植朝天椒。(攝影:周聰)
瞄準灣區需求
構建制造人才培養體系
曾經的粵東貧困生,如今月收入穩定過萬,在深圳成了家立了業。作為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16級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G3班的學生,葉聲兵是學校對口幫扶汕尾地區的扶貧生,畢業后他就職于大興羅湖某品牌汽車店銷售部,入職一年半后即晉升為小組主管。
深圳技師學院通信網絡應用專業學生林鴻杰,獲得華為HICE專家認證證書,畢業后被華為的合作企業——銳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錄用。
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量技能人才需求,加大技能人才精準培訓力度。隨著“廣東技工”工程的不斷推進,廣東技工教育也迎來了新的發展。
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副校長李紅強介紹,在“廣東技工”的加持下,校企合作更加深入,更加順暢?!巴ㄟ^與廣州迪飛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讓更多專業對口的優秀學生進入企業,并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公司中層技術骨干?!痹摴究偨浝砗婊鸱Q該公司有一半員工都是來自該學院。
民辦技師學院精準設置市場急需專業。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校長黃克明介紹,該校高度重視推進“三項工程”,利用自身優勢資源,開設特色扶貧定制班和跨境電商班。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共建電子商務學院,吸引“一帶一路”學生到該校學習電商實操。
高質量發展呼喚高技能人才。廣東探索和構建“工匠”型制造業人才培養體系,對接市場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瞄準高端企業,深化合作內涵,打造校企聯盟。
“廣東技工”工程培訓現場。(攝影:周聰)
“廣東技工”工程培訓現場。(攝影:周聰)
傳統行業新變
大數據為家政企業賦能
在“南粵家政”工程的推動下,新興家政企業蓬勃發展,新業態、特色家政乘風破浪發展。
2020年4月,在湛江華都匯購物中心內,南粵家政超市正式投入使用。養老服務、保潔清洗、產后康復、月嫂保姆……市民們在現場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一站式”選購。
“與傳統的家政公司不同,家政超市直接在商場內,讓市民在逛商場的同時,選購家政服務,還可以現場參觀培訓和挑選家政服務員。”湛江市家政協會會長陳迪說,目前該超市已為市民提供家政服務6721單,客戶滿意度達95%。
某家政公司,作為廣東省政府“南粵家政”工程母嬰服務示范性單位,該公司不僅自建月嫂培訓學院,還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對家政行業進行賦能。在這里,管理者通過信息手段,大幅提高了客戶與月嫂的匹配效率,實現了月嫂工作的智能化管理和全面評價等。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該公司平臺充分發揮直播授課、線上培訓的業務優勢,推出了“南粵家政”云課堂,幫助眾多不能來深工作的月嫂在家提高技能。
近年來,廣東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扶持建設11個省級“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和10個培訓基地,組織各類家政服務培訓約30萬人次,目前全省從事家政服務的各類企業約有1.72萬家,從業人員超100萬人。
(作者單位:羊城晚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