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桶顏色不對,整改!垃圾未分類,整改!日前,在深圳城管針對學校、景區開展的垃圾分類執法檢查中,深圳大學、世界之窗景區因未按照要求設置分類投放點、配置分類容器,被責令限期整改。
深大未按要求設置分類投放點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深圳大學,在一處學生食堂門口,只見擺放了四個垃圾桶,桶身上寫明了四類垃圾,但垃圾桶的顏色是綠色、黑色,與深圳垃圾分類桶的規范標準不一。走進食堂,在一處垃圾投放處,只見一個垃圾桶內,牛奶盒、雞蛋殼、塑料袋、食物殘渣等垃圾混雜,未做垃圾分類。而在宿舍區,垃圾投放點中垃圾桶的顏色同樣不準確。
“顏色不對,有害垃圾桶要用紅色,其他垃圾桶要用灰色,可回收物桶要用藍色,廚余垃圾桶要用綠色。”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梁衛坤指出,規范設置垃圾桶,讓大家形成思維定勢,可以從垃圾桶的顏色和分類標識進行明確區分。
景區垃圾亂倒現象很普遍
隨后,執法人員又來到世界之窗景區。在一處垃圾暫存點中,發現地面有污跡,垃圾桶身沒有明確標識,只在墻上張貼各類垃圾的字樣,但與擺放的垃圾桶無法對應,桶中,均是黑色垃圾袋裝的垃圾,沒有進行分類投放。而在世界之窗廣場,路上更是隨處可見標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字樣的小型垃圾桶。執法人員介紹,這種情況也是不規范的,不適應現在對垃圾分類的要求。
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二十條,執法人員兩家責任單位開出了整改通知書,要求其在9月11日9時之前完成整改。
梁衛坤表示,這些單位對垃圾分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體細節沒有落實到位,比如垃圾桶顏色使用不規范,沒有及時撤桶等,對相關單位提出了整改意見,希望他們能夠按照要求盡快完成整改工作。下一步工作,將主要面向各類主體加大宣傳力度,對一些高校、景區、公共場所,要根據《條例》進行相關工作,讓全體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截至9月3日,全深圳各級城管部門共出動人員8328人次,出動車輛1845輛,檢查投放點位4037個,發現存在問題點位1072個,檢查垃圾收運車輛321臺次,檢查垃圾處理企業61家,開具整改通知書1003份。
鏈接: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二十條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設置規范設置分類投放點,配置分類收集容器,并保持投放點和收集容器完好、整潔;
(二)對不符合分類投放要求的投放行為予以勸阻,投放人拒不改正的,應當及時報告區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依法處理;
(三)配合市、區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
(四)及時將生活垃圾分類移交給相應的收集、運輸單位;
(五)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臺賬,記錄生活垃圾種類、數量、去向等情況,并按照有關要求報送街道辦事處。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人按照規定履行職責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南方日報記者 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