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省政協委員陸續抵達駐地報到。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石磊 攝
南方日報訊 1月23日,廣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廣州開幕。22日上午,許久未下雨的廣州迎來甘霖,伴隨著淅瀝小雨,從各地趕來參加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代表委員,陸續來到廣州報到。
代表與委員在同一天報到,這在以往并不多見。這次省兩會,因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召開,與以往稍有不同。
提前核酸檢測、全程閉環管理、報到間隔一定距離排隊等候、發放防疫包……疫情改變了省兩會的前奏和流程,但各項準備工作更加周密細致。
報到時,不少代表委員感慨,前期各個準備環節井然有序,防疫舉措暖心實在,讓人安心、放心。
“疫情防控工作做得細致到位,大家也高度配合。安排籌備會議不容易,尤其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舉行會議更不容易,要點贊!”省人大代表,陽江綠源人造板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辦公室主任林巧園說道。
雖然疫情拉開了代表委員之間的社交距離,但絲毫沒有改變大家的履職熱情。
在代表中,最近社會上熱議的“就地過年”話題,成為大家履職建言的重點。
省人大代表、廣州港集團拖輪分公司大副蔣國梁是廣西人,雖然想家,但他深感當下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而選擇留下,“在堅守崗位中,同樣能度過一個安全祥和的春節”。
“我會響應號召,留在廣東過年。”省人大代表、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教研員劉燕表示,顧全大家,才能顧好小家,會通過電話和視頻向家人“云拜年”,以慰思鄉之情。
在委員中,圍繞關系廣東發展的重大課題,大家建真言、謀良策、聚共識。
省政協委員、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云飛一早拉著行李箱趕到駐地,今年他帶來了3份提案,其中一份建議在橫琴成立粵澳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促進會,張云飛期待,通過定期舉辦交流活動,推動科技文化植根粵澳青少年群體。
“我一大早就出發了,開車從汕頭趕來!”在報到處,省政協委員黃三吾緊隨而至。去年,他領銜提出提案,呼吁將汕頭孔廟舊址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提案遞交不久后,省市相關單位就組織專家實地調研。目前,有關部門正計劃保護修復孔廟。
記者 汪祥波 祁雷 柳時強 龔春輝 朱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