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ETC)應用服務,能減少擁堵、便利群眾,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交通運輸部去年發文推廣ETC,廣東積極落實,全省ETC發行量新增1000萬套,截至今年5月粵通卡用戶數量達2009萬,排名全國第一。
用戶劇增隨之帶來投訴增加,為此,交通部門、運營公司多措并舉、完善系統,有效減少了問題差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仍有車主向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反映,退費難、退費慢問題繼續存在。
聚投訴平臺顯示,粵通卡的投訴解決率為14.62%。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粵通卡用戶遇到重復扣費、錯誤充值、注銷賬戶等情況時,需耗時耗力與客服溝通才可以收到退款,甚至出現人工客服需等待數百人、2-3個月才拿到退款的極端個案,退費處理效率未能達到交通運輸部的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表示,相關部門應對粵通卡服務滯后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粵通卡服務方要不斷提升優化公共服務質量。
重復扣費3日退回?有人5個月才收到
今年2月初,東莞車主王先生發現,粵通卡多了一筆63元的通行賬單,可他近期并沒有用ETC?;浲ㄓ墒〗煌瘓F旗下的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是我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專用繳費卡。
王先生致電粵通卡客服,幾次下來,才弄明白自己被重復扣費了。1月19日,他驅車回湖南老家,上下高速公路時走的人工通道,還特意拔下粵通卡,沒想到粵通卡賬戶還是被扣了錢。
一網友曬出的人工通道扣款單。
該網友粵通卡也被扣費101元,其被雙扣費。
王先生說,為了清除欠款并要回已扣費用,他多次向粵通卡的微信客服、人工客服反映情況,但要么是沒有回音,要么是打不通電話。有一次,人工客服排到了幾百名。
記者查詢公開信息發現,粵通卡大規模發行后,客服時常被詬病打不通、效率低。今年1月,省交通運輸廳上線廣東電臺《民聲熱線》欄目時承諾會著力改善售后服務,包括增加人工客服人員、優化智能客服系統等。
4月初,王先生終于得到答復,“客服說,3月24日已經把錢退還了。”但他仔細查看銀行流水,并沒有發現退款記錄,于是又繼續和客服溝通。
7月31日,在打客服電話花費過百元之后,王先生拿到了退款,此時距離他被重復扣費已經過去5個多月時間?!氨徽`扣的錢不多,但客服態度差、效率低,我咽不下這口氣。”王先生說。
東莞車主張先生今年1月27日驅車回梅州,粵通卡賬戶也被重復扣費了。他告訴記者,自己多次致電客服,但每次得到的說法都不一樣。無奈之下,他撥打了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亂收費的舉報電話,才加快退費進程,前后花了一個多月時間。
除了王先生、張先生,記者在省交通運輸廳官網、黑貓投訴、聚投訴等網站也發現有不少車主投訴粵通卡重復扣費后退費慢。有的車主反映,客服用2個月時間才查明異常扣費,又再用1個月才退款。
交通運輸部對收費公路的服務有明確規定,一般投訴自受理產生工單后,應在5個自然日內完成投訴處理;因系統等原因造成車主多繳費的,核實后可進行退費,多繳的費用在確認退費后3個自然日內退回。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說,針對拖延數月不返還誤扣款的現象,市場監管部門和消委會應當介入處理,對粵通卡服務滯后的問題進行處罰,并要求其公開說明原因、向公眾道歉。
記賬卡可線上充值卻只能線下退款
粵通卡分記賬卡、儲值卡等種類,記賬卡可以先通行、后付費,無需充值、圈存。車主失誤給記賬卡充值了,賬戶里的錢也無法使用,只能申請退款。
余艾瑾在上海工作,今年6月,她為親友辦理了兩張粵通卡記賬卡。由于不了解使用方法,她通過粵通卡的微信客服給兩張卡分別充值了200元和500元。
意識到充值的錢無法使用后,余艾瑾于7月7日首次致電粵通卡客服申請退款。據余艾瑾反映,7月7日,粵通卡客服就表示已記錄問題,承諾5-10個工作日退款;一周后,她再次致電客服,對方稱會再次登記,3個工作日回復;7月17日,她又一次致電客服,對方再登記,稱3個工作日回復;8月1日,她又撥通客服,有了前幾次的經驗,問得更細致了,結果粵通卡客服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余艾瑾告訴記者,每次通完電話,她都會獲收到一條相似的短信:粵通卡沒有上線退款原路返回功能,用戶需到營業網點辦理。但余艾瑾在上海工作,沒有時間線下辦理。
每次聯系客服后,余艾瑾會收到內容相似的回應。
截至9月14日,因長期在上海沒能回廣東線下辦理退款申請,余艾瑾還是沒拿回誤充的錢。在她看來,如果粵通卡記賬卡無需充值、充值后也不能使用,運營單位就不應該開通充值功能。退一步來說,既然平臺允許用戶線上充值,也應支持線上退款。
余艾瑾的情況不是個案,在黑貓投訴平臺,粵通卡記賬卡用戶誤充值的案例有幾十個,有的用戶誤充額度達2000元;有的人粵通卡APP賬戶里一直顯示退款中,就是拿不到退款;還有人已經放棄退款,讓充值變成一行無用的數字。
廣州市政協委員劉根生認為,粵通卡與人工收費的區別是通過網絡收費,而在許多網絡支持平臺,退費都是秒退的。粵通卡也應設計秒退的功能,以尊重用戶、提升服務,“要讓信息跑腿,而不是用復雜的退費流程和手續給用戶添麻煩、懲罰用戶。”
余艾瑾多次致電客服均無果后,已不再打客服電話。
注銷賬戶拿回余額押金?沒這么容易
記者發現,在所有要求退款的案例中,注銷賬戶索要退款的比例很高。不少用戶投訴,注銷賬戶后,往往兩三個月都收不到退款。
今年7月,廈門的陳女士決定注銷粵通卡賬戶,打了不下十次客服電話,有兩次在微信客服排隊,等了半個小時也沒輪到。幾次溝通下來,她得知要須按要求在線操作,再把ETC設備郵寄回指定的地點。
退掉設備并不等于完成注銷,用戶最關心的退款才剛剛開始。
“充值一鍵操作,退款難比登天。”泉州的揭先生感嘆。4月11日,他在線申請了注銷粵通卡賬戶,客服回應顯示,退款將在14天后退回到原賬戶。4月25日,揭先生粵通卡賬戶里的400元余額并未如期退還。
此后幾天,揭先生連打了十幾次客服電話,最長的一次超過了一個小時,最終得到答復:經核查,平臺已于4月26日申請退款。等到他拿到退款,已經是大半個月之后。
揭先生多次催促后才拿到退款。
記者查詢發現在粵通卡官網各類卡型的服務簡介中,只有記賬卡標注了注銷45天后交納的保證金會退回賬戶,其他卡型只表示余額會退回賬戶,但并未注明時間期限。
在黑貓投訴平臺,有用戶反饋打了近四十次電話,等了近4個月,才拿回1600元退款;還有人去年年底完成注銷,到今年8月初仍未拿回1000元押金。9月14日,記者以“粵通卡注銷”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投訴量多達421條,內容大多為難注銷和退款難。
粵通卡注銷后,一位網友曬出了與客服溝通退款的過程。
從5月6日一直到7月10日,該用戶拿回了賬戶里的700元余額。
在劉根生看來,注銷賬戶退款慢的背后有可能是粵通卡有意提高退出的門檻,違背了雙方平等交易的關系,“賬戶余額和押金原本就是用戶的,應該秒退給用戶。”
“對用戶而言,通過訴訟手段去維權的成本太高,可能幾次開庭下來,訴訟費都超過了賬戶余額?!敝炝杏窠ㄗh用戶向我省的消費公益訴訟律師團求助。
朱列玉還建議,省交通集團可嘗試多設置幾家ETC運營單位,讓它們之間進行充分的市場競爭,倒逼其提高服務質量。
【南方日報記者】劉珩 梁文悅 實習生 楊巧麗
【統籌】梁文悅 伍青 張西陸 王良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