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10個月的積累,今年的雙節長假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假期。如果你沒有離開廣州,其實是有相當多的驚喜等待著你,不妨你往下看……
越秀區:北京路改造后尋覓新“驚喜”
9月30日,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獲悉,改造后的北京路將打造“十字星街”國際化風潮新地標。改造后的北京路步行街北至廣大路、中山四路,延伸至南越王宮博物館、都城隍廟、五月花商業廣場、捷登都會,西至教育路、書坊街,東至北京路北段、文德路,南至文明路、大南路,延伸至粵海仰忠匯。注重主街和輔街的聯動,推動主街提升與南擴,串聯背街里巷,街區布局由1條主街向1條主街+9個有機聯系的“繽紛輔街”縱深街群華麗轉變,步行街長度從1.1公里延長到3.5公里,步行區范圍從0.29平方公里擴大到0.43平方公里。
越秀區以北京路上四個“十字星街”為“面”,對北京路“十字星街”路口的關鍵樓宇進行提升,改造成為打卡北京路的形象點位。在這次改造中,越秀區拓展北京路“樓上”,連線改造提升禺山路騎樓天臺,拆違復綠、增設景觀,打造休閑觀光露臺,帶動優質業態“上樓”。
北京路“十字星街”。(攝影:曾衛康)
荔灣區:不妨再來永慶坊一次
永慶坊是荔灣老城區熱門打卡地,今年上半年因二期改造正在進行中,游覽體驗并不算十分豐富,隨著改造的推進和業態的持續引入、漸成規模,來永慶坊,可逛可吃可賞可玩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國慶中秋假期期間,永慶坊又有10余家人氣新店扎堆上線,包括咖啡、飲品、酒吧、輕餐飲等業態,市民游客將一站實現集吃、宿、游、玩、購于一體的體驗。
想要在老城區找一個時髦新潮的打卡地,永慶坊不容錯過。假期期間,更有說唱表演、潮流市集、藝術展覽、藝術市集、樂隊LIVE、嘉年華在永慶坊一期、二期輪番上陣。10月1日上午10時至11時,永慶坊國慶活力開街儀式在金聲廣場啟動,醒獅、鼓樂等表演將帶來喜慶氛圍。10月1日到8日期間上午10時到晚上8時,金聲廣場、鄉愁廣場,街頭音樂會不斷,每天中午、下午和傍晚,這里將上演粵劇新說唱、敲擊樂演奏和街頭脫口秀。
永慶坊(攝影:廖雪明)
白云區:來空港文旅小鎮看看
廣州翼·空港文旅小鎮位于白云區人和鎮鳳和村,以“微改造”形式對古村落進行保護性開發,有效保留歷史人文氣息,打造集空港產業服務、公寓居住、商務辦公、特色民宿、旅游度假、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航空特色小鎮范本。
空港文旅小鎮里的小翼航空科普基地是一個基地型航空文化綜合體,有航空文化展示、飛行體驗、教學培訓、主題樂園、營地活動等內容,設有航空科技館、小翼機場、飛機營地、拓展營地四大板塊,主要為少年兒童提供航空基礎學科課程、航空應用科學課程,飛行體驗課程、無人機課程等教育內容。
在基地可以體驗機場塔臺指揮,還可以模擬駕駛飛機?;貙崟r連接了白云國際機場的航班信息,在塔臺那里,戴上耳機就可以聽到實時航班信息,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小翼航空科普基地內還有一架大飛機在組裝噴漆。據介紹,這是一架南方航空公司退役的“運-7”運輸機。
黃埔區:來廣東天鹿湖森林公園冒險
廣東天鹿湖森林公園位于黃埔區東北部,森林茂密,林相豐富,有“廣州東肺”之稱。今年,廣東省林業局、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公布100條森林旅游特色線路和100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廣東天鹿湖森林公園入選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廣東天鹿湖森林公園牛頭山徒步—禾雀花觀賞—飛越叢林探險”入選森林旅游特色線路。
這條森林旅游特色線路串聯起了“牛頭山徒步”“觀賞禾雀花”和“飛越叢林”3大特色景點,線路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其中,海拔362米的牛頭山是天鹿湖森林公園開放區的最高峰,沿途風景如畫,處處成景。
若是單純的徒步還不過癮,還可以到飛越叢林探險樂園體驗探險的樂趣。各式各樣的冒險環節坐落于林間,形成一條線路。玩家需要通過爬、滑、游、跨等動作越過所有障礙,到達終點。在整個運動中,匯集了高空、速度、力量等戶外探險所必備的元素。
番禺區:沙灣古鎮今年添新意
番禺區將傳統民俗“玩”出了新意!9月30日上午,“亮沙灣之彩·展文旅之風——2020‘沙灣魚燈’文化節暨沙灣嶺南風情街揭幕儀式”在沙灣古鎮舉行。
據悉, 2019年下旬,沙灣古鎮啟動建筑活化利用計劃,把嶺南傳統特色美食、文化體驗項目、老字號、品牌企業匯聚一堂,同時,設立非遺傳承店,集合廣繡、廣彩、龍舟、磚雕、灰塑、景泰藍畫、漆器、廣式竹木飲食盛具、中藥香囊、宮燈大石燈芯草等非遺文化體驗點也加入。
同樣在沙灣鎮,寶墨園景區將于10月1日舉行番禺水色文化節。番禺水色約始創于清乾隆庚午年(1750年),是民間奉祀天后神的一種誕會文化。近年來,寶墨園景區將傳統沙灣飄色與寶墨園湖面半浮潛舢板相結合,探索出適合現代人觀賞的水色巡游表演。
沙灣古鎮“沙灣魚燈”文化節(來源:廣州日報)
從化區:粵創街老溫泉煥發新活力
啤酒、美食、音樂、年輕人、五顏六色的集裝箱……夜里的溫泉,一切隨著燈光和音樂躁動起來。8天小長假,剛剛開業的從化粵創街一期(永福漫街)成為了市民游客的好去處。據悉,粵創街將深耕從化綠色發展產業鏈,布局環大學雙創街區、一村一品產業街區、粵菜文創街區三大特色街區,推動首條鄉村雙創產業帶崛起,打造鄉村夜間經濟新地標。
溫泉鎮是廣州周邊游的熱門地,坐落于溫泉鎮內的永福漫街有著天然的優勢,同時,這條商業街與溫泉酒店形成互補,一靜一動,一日一夜,讓老溫泉煥發了新活力。
從化區溫泉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粵創街將推動形成“一心、二地、三區”創新創業發展布局,打造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經濟圈。
海珠區:去城央濕地看鷺鳥
國慶中秋的悠長假期,市民可以到海珠濕地公園游玩。作為全國特大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國家濕地公園,海珠濕地公園近親珠水,又有果園萬畝,是沖積濕地,沃土肥田,四季樹木蔥蘢,瓜果飄香。在這里,人們可以將身心完全放松下來,漫步在果林中,慢賞林中白鷺,細嗅果樹花香。
金秋至,秋意濃,不少候鳥已啟程南徙越冬,海珠濕地公園成為眾多候鳥長長的旅途中一個安全庇護所和重要的補給站。無論是百鳥群飛的壯觀景象,還是放聲高歌的畫面,市民可以在繁華鬧市間看到屬于大自然的狂歡盛宴。在這里,富有嶺南韻味的園林建筑隨處可見,大氣的濕地牌坊和古樸典雅的鑊耳屋更是完美將嶺南文化融入濕地美景。
值得一提的是,風景秀美的海珠湖,不光吸引親子游玩、情侶結伴,還是眾多“跑步大軍”的集結地。全新緩跑徑+2.6公里沿湖碧道,是體驗生活休閑、盡享低碳生活、感受自然風光的絕佳之所。10月中下旬,海珠濕地公園近1.6萬平方米的波斯菊花海預計將迎來綻放。
天河區:充滿綠意的雞頸坑公園
今年5月,興華街雞頸坑的居民們驚喜地發現,家門口的白云山腳竟然出現了一個綠意盎然的小公園,而此前,這里是一片低矮破舊的違章搭建房屋和停車棚。
去年,天河區城管局協同興華街道辦事處出動多名執法和拆違人員,對興華街轄內的雞頸坑18號北側相關違建進行依法拆除。違章建筑拆除后,天河區還綠辦、住建園林局協同興華街道等部門通力協作,用時一個多月迅速完成雞頸坑18號及北側地塊復綠工作,打造約4000平方米的雞頸坑公園,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
如今,雞頸坑公園種植了雞蛋花、雞冠刺桐、大腹木棉、黃花風鈴、宮粉紫荊、無憂樹、桂花等100多棵開花喬木、灌木,一年四季花期不斷。
經過拆違復綠后,臟亂違建房“蝶變”成了靚麗的小公園,重新“煥發”生機,實現了街坊“推窗見綠、漫步入綠”的美好愿望,也成為了街坊休閑、鍛煉的打卡地。
花都區:來感受馬背上的假期
國慶期間,不少市民選擇戶外游玩項目,除了登山、遠足等傳統項目,在廣州還可以選擇到馬場騎馬,在馬背上感受假期的愉快。在花都區赤坭鎮錦山村,有一片占地1045畝的御盛馬場,景區以“馬文化”為主題,將觀光農業、休閑旅游、生態養生融合在一起,致力于打造國際化一流的森林馬術度假區。
據了解,景區現有馬匹55匹,提供游玩的項目豐富多樣,市民可以騎上馬背,體驗沙圈騎乘、騎馬游山、馬文化研學等項目,也可以組團來此垂釣燒烤、野炊、采摘農家菜。
刷馬、備馬、騎馬……在御盛馬場偌大的草場上,游客通過從頭開始的準備工作和親力親為,到騎乘完畢后的收尾工作,親自完成每一個環節,不僅可以掌握騎馬的基本流程,還能夯實馬術知識和技能。
國慶期間,御盛馬場推出“以物易物”換馬票活動。市民可帶上家庭的閑置物品,到馬場擺地攤,商家可以進行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以物換馬票。馬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活動不限商品、不限價格、不限對象,“只要商家覺得商品價值合適,即可用閑置物品購得門票?!?/p>
南沙區:南沙濕地二期國慶隆重開放
9月28日上午,廣州南沙濕地全新二期——“尋夢園”舉行了試運營啟動儀式并將于國慶期間隆重開放,南沙濕地二期的試運營也拉開了南沙國慶旅游的篇章。
國慶期間,南沙濕地尋夢園為游客準備了水陸兩種游玩方式,游客既可以乘坐新能源小船泛舟探秘原生濕地美景,也可以從尋夢園站乘坐網紅小火車穿越濕地,沿途美景不斷。中途游客可以從觀鳥屋站下車,在觀鳥木屋里用望遠鏡進行觀鳥,也可以到濕地亞太國際釣魚中心進行戶外釣魚活動。通過中心廣場,一間特別的黑琵休閑Bar就在眼前,這里整合了濕地特有的濕地自然美景,是一處難得的清凈與休閑時尚網紅打卡點。
增城區:二龍山花園開啟烏欖豐收節
廣州二龍山花園位于充滿田園風光的增城小樓鎮二龍山,整個園區占地面積1000畝。園區保留著原始的亞熱帶雨林生態,分為三大主題園區,分別是亞熱帶雨林科普園、浪漫田園花海、森林探險世界。
10月1日-10月30日,增城區小樓鎮二龍山將舉行烏欖豐收節?;顒由?,市民可以參與制作欖角,體驗烏欖地道美食,感受增城欖雕的非遺魅力。在此次活動上,將有當地農民帶領游客,在景區烏欖園中進行烏欖導賞體驗。游客可以欣賞到專業師傅的打欖表演,還可以親手體驗簡單的打欖工作。
活動上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欖雕”的展示,國家級的欖雕非遺傳承人曾昭鴻作品將進行展示,讓更多游客體驗到烏欖核的非遺魅力。增城是著名的“烏欖之鄉”,烏欖也被稱作是“增城三件寶”(荔枝、烏欖、 涼粉草)之一,地位僅次于荔枝。在這次的活動中,游客可以品嘗到經典的烏欖美食。
(作者單位:廣州日報)
作者:曾衛康、廖靖文、吳多、秦松、湯南、繆璟、張曉宜、徐靜、肖桂來、董業衡、耿旭靜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