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2020年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計劃的通知》,明確全省有補短板項目512個,總投資2140億元,其中醫療衛生項目有302個,占比達六成。這成為廣東下力氣補齊民生短板的一個有力注腳。
作為經濟大省和人口大省,廣東長期以來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短板。
突如其來的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場大考。
這場大考,證明了我省在“非典”之后構建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公共衛生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短板和不足。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如何完善?怎樣更加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之后,一場立足長遠、瞄準短板弱項的“攻堅戰”打響。
廣東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防疫“大堤”——
2020年以來,廣東出臺構建完善公共衛生體系“1+N”政策文件;推進廣東省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廣東省傳染病醫院)建設;完成發熱門診、發熱診室規范化建設;加快構建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健全早期監測預警機制,強化監測預警和快速有效處置能力……
規范化發熱診室實現鄉鎮全覆蓋,規范化發熱門診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如今,公共衛生“補短板”建設項目在廣東大地“全面開花”:省疾控中心加快建設省突發急性傳染病核酸檢測實驗室平臺;投資1.5億元異地新建陸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韶關市武江區正在填補沒有區疾控中心的空白……這些項目將以更強的救治能力、更充足的檢測能力和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能力,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廣東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織牢民生保障網——
2020年新增109.45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1.39%,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6.61%,加速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廣州市天河區金穗幼兒園幼兒在玩游戲。金穗幼兒園供圖
2277個省定貧困村環境面貌大改善,實現“后隊變前隊”,89個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村成功打造為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
到去年11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0.5萬人,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省內41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實現未就業動態清零……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廣東找準短板、做強弱項,努力讓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年度案例|率先完成醫院“哨點”改造
走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的發熱門診,首先遇見的是穿著防護服的預檢分診護士。通過測量體溫、詢問臨床癥狀和流行病學史、信息登記等環節后,護士會將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患者,與低風險地區的發熱患者進行分區域候診?;颊呖稍诎l熱門診區域內完成掛號、繳費、采血和取藥,減少與其他普通患者的接觸機會。
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是疫情監測的“哨點”。
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是疫情監測的“哨點”。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廣東就迅速要求各地醫療衛生機構加強發熱門診建設。為更好防控疫情,補齊短板,2020年7月21日,省衛生健康委印發《公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規范化建設方案》。
改造和建設場地,需要大量資金支持。2020年9月底,省財政對公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規范化建設、公立醫療機構發熱診室規范化設立下達專項補助資金18.82億元,在資金上給予充分保障。
目前,廣東1474間發熱診室在2020年9月已全部完成建設,441間規范化發熱門診在2020年12月建設完成,規范化發熱診室實現鄉鎮全覆蓋,規范化發熱門診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省衛健委負責人介紹,對于一些不具備建設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條件的診所、門診等醫療機構,廣東也明確規定,如果篩查到發熱病人,或來自高中風險地區等有流行病學史的病人,要及時轉送到發熱門診,接受規范化排查和救治。
深圳首開垃圾分類“罰單”
2020年10月9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龍崗區布吉街道執法隊在可園小區開出全市首張垃圾分類罰單,該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因未按要求設置分類投放點等違法行為擬被頂格處罰1萬元!
深圳對垃圾分類違法行為開出首張罰單。
往前一個月,有著里程碑式意義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開始實施,宣告深圳垃圾分類進入法治強制時代。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7日,深圳市各級城管部門已檢查投放點位52982個,檢查垃圾收運車輛3985臺次,檢查垃圾處理企業1696家次,立案4282宗,擬罰款總額超過127萬元。在投放義務人方面,單位立案5宗、擬罰款30萬元,個人立案3995宗、擬罰款超過31萬元。
其中,深圳寶安區沙井街道執法隊針對一飯堂私自將餐廚垃圾交給“潲水佬”的行為開出一張10萬元罰單,成為《深圳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開出的最大一單罰單。
果斷執法加快推動垃圾分類成為市民自覺行為。與《條例》施行前的8月相比,深圳市民對于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大幅提高,9月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就已達40%,提前達到2020年回收利用率38%的任務目標。
新增100萬個幼兒園學位
華南師大教育黃埔區華貝幼兒園(原黃埔華聯外語實驗幼兒園)的家長發現,從民辦園轉為公辦園后,幼兒園的保教費減少了千余元,投入760萬元改造的園區環境煥然一新。
2020年初,省政府將“增加學前教育公辦學位供給”列入省十件民生實事之首,明確要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00萬個,實現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80%以上。
省教育廳透露,截至去年12月初,與2019年初相比,全省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09.45萬個,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51.39%,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86.61%,全面完成“5080”任務。
新增優質學位,讓“好學?!眮淼绞忻竦摹凹议T口”。
“我們幼兒園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睆V州首家微小型幼兒園天河區卉華幼兒園副園長胡珊說,該園充分利用中庭等空間,設計閱讀區、美術區、舞蹈區等功能區域,同時運用錯峰使用等方式,確保孩子們都能享受這些功能區域。
這一舉措被廣州市深改辦推薦為廣東省第二批基層改革創新經驗復制推廣事項,為發展學前教育提供好的改革經驗。
策劃:謝思佳
統籌:駱驍驊 張西陸
本期統籌/記者觀察:吳少敏
案例:朱曉楓 杜艷 鐘哲
攝影:李細華
海報:吳穎嵐
制圖: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