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獅子洋畔,國內最大運載能力中型固體運載火箭的生產基地正在“醞釀”。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項目在南沙的動工,在全球商業航空領域發出了“廣州聲音”。
今年第一季度,廣州已有258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3000億元。重大項目相繼上馬開工、重大規劃陸續落實落地,廣州拿出“起跑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奮發姿態,全力干出一片新天地。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面向“十四五”,廣州聚合“牛勁牛力”,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在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勇當排頭兵。
3月30日,2021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開幕,中外投資者再度聚首廣州,一同走進奮進的春天里。
攻城拔寨,釋放發展動能
3月28日,廣州花都,總投資120億元的玉湖國際冷鏈項目動工,一座年產值20億元、年交易額600億元以上冷鏈市場交易中心即將崛起。
它的“到來”,將把全球生鮮美食以最快速度“鏈”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餐桌,帶來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廣州產”氫燃料電池驅動的車輛,將帶領人們探索未知旅途。不久前,現代汽車集團正式對外宣布,其海外首個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銷售基地在廣州正式動工,計劃將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批量化生產,初期規劃年產能6500套氫燃料電池系統,并以此引領帶動氫能產業大發展。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一個個重大項目,為區域經濟發展下錨定向、儲備潛能、積蓄后勁。
從西部的荔灣到東部的黃埔,從北部的花都到南部的番禺,開春以來,廣州各區密集啟動的重點項目建設,以實實在在的投資,奮力實現牛年“開門紅”。
重點項目是關系國計民生和產業命脈領域的“壓艙石”,更托起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今年全年,廣州拿出超過3400億元的計劃投資額,重點建設666個項目,并儲備著111個重點建設預備項目。
華為、維信諾、百度阿波羅、韓國現代、小鵬汽車,英國德勤、英國渣打銀行、寶武鋼鐵、上海保交所……一長串閃閃發亮的戰略型、樞紐型項目,為廣州乃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
在這個激蕩著活力與生機的春天,廣州不斷奏響高質量發展的“奮進曲”。
內聯外暢,打通大灣區“經絡”
進入開局之年,廣州地鐵的列車一路疾駛,不斷“破圈”。
廣州地鐵18號線日前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提速試驗,最高速度一度達到176公里每小時,刷新了國內地鐵試跑紀錄。18號線南延段已列入今年廣州的重大項目建設計劃,不久的將來,這輛地鐵列車將一路往南,駛入中山、珠海,到達港珠澳大橋。
同樣計劃今年開建的,還有連通佛山東莞號稱“灣區橫軸”的廣州地鐵28號線?!敖涍^廣州,佛莞實現牽手。大灣區的分工協作,能讓各類要素高效自由流動?!比A南城市研究會會長胡剛表示,以廣州為原點,一張“灣區地鐵”線網圖正逐漸鋪展。
城市邊界變得“模糊”,城市間正從“跨界融合”走向“無界共融”。
上周,廣州與佛山同時發布“廣佛灣”概念,這是繼去年9月“廣佛新城”推出后,兩座城市進一步將高質量融合發展從“市級共建”推向“區級共融”。
廣佛同城漸入佳境,廣深聯動也步入全新階段。一條“灣區縱軸”地鐵,將兩座經濟總量2萬億級的超大城市打通——廣州首度確認了“廣深地鐵”的謀劃:地鐵22號線將跨越珠江口,經過東莞延伸至深圳。
從交通互聯到產額互通,頂尖人才、科技、企業、資本等高端要素加速流動。繼在廣州布局研發中心后,華為也將與廣汽深度“牽手”。
“廣汽與華為已開始在整車架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軟件開發、芯片等5大領域進行創新研發。”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在此前的雙城聯動論壇上表示,兩地有望共建世界級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從“一城”到“多城”,從“聯動”到“共融”。珠江口兩岸的縫合度越來越高,大灣區的“經脈”不斷打通,廣深“雙城聯動”也逐步擴展到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雙圈聯動”的城市群融合發展新境界。
奮發有為,提振改革“精氣神”
不到100天的時間,位于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百度Apollo Park(廣州)就完成了從開工到落成的全流程。
“這就是開發區速度、開發區奇跡,沒有不可能,就是怕不敢干,怕你不敢想?!卑俣戎悄芙煌I務廣東省總經理孫婧感慨道:“廣州向來有敢為人先的氣魄。可以說,在廣州,你需要用先行者的視角看未來?!?/p>
玉湖冷鏈(中國)董事長陳少群在廣州看到了產業的無限可能。作為投資超過百億的重點項目,玉湖國際冷鏈項目落地廣州,從選址規劃到動工建設,也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企業紛至沓來、項目高效落地的背后,得益于一系列突破性、引領性的營商環境3.0改革舉措,更得益于廣州擰緊發條、鼓足干勁的昂揚斗志。
在開局之年的關鍵節點,愈是想起早、抓早、趕早,愈需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凝聚合力。開春后的廣州,以一場場重大會議凝心聚力,吹響奮進“十四五”的沖鋒號。
打造西翼CBD,把“干成”作為衡量工作效果的尺子,廣州西部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奮勇向前;聚焦革命老區、推動城市更新,廣州北部向外界呈現出發展動力充足的幸福美麗生態之城;加快構建“兩軸兩帶多片區”發展新格局,廣州經濟第一區舉全區之力推動平臺協同發展、錯位發展、集聚發展……
改革發展的“項目書”迅速轉化為“施工表”。廣州發布2021年深化改革“施工圖”,提出包括營商環境、經濟、農村、民主法治等11領域、38條、145項改革任務,為全市全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春滿山河際,奮進正當時。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叭!本?,在開局起步之時鉚足“牛勁牛力”,廣州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跑出新氣象和高質量。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譚超 朱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