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日前,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印發《關于落實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轉發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關于進一步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的通知》等文件,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全市14家發熱門診實行24小時值班制
目前,珠海市設有發熱門診14家,各發熱門診均按“三區兩通道”等規范設置,均具備核酸檢測能力,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不得拒收發熱患者,發熱患者所需各項診療服務均在發熱門診或專區專用設備完成。
所有到發熱門診(發熱診室)就診的患者,必須掃“粵康碼”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做好信息登記,實行全員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6小時內反饋結果,落實閉環管理;對可疑患者加強排查,安排在發熱門診留觀室留觀,等待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方可離開,對于強行離開的發熱患者,發熱門診將患者信息立即報請公安部門協助處理。發現疑似病例的,2小時內向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報告。
另外,珠海市在各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范建設了發熱診室26家,對發熱患者強化排查,對有流行病學史或發熱原因不明的可疑患者,引導到隔離留觀室,并迅速報告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疾控部門,規范轉運至發熱門診進一步檢查治療。
全市劃分14個網格,每個均配備1個發熱門診
珠海市明確要求未設置發熱門診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以及社會辦醫院、診所、門診部等醫療衛生機構不得接診發熱患者,不得允許發熱患者自行前往發熱門診。
在預檢分診或就診過程中發現有發熱或其他可疑癥狀的患者,應及時安置于隔離區域,做好信息登記,并立即向發熱門診報告,由發熱門診派車進行轉運,落實閉環管理。不愿前往發熱門診就診的,醫療機構立即將患者信息報請公安部門協助處理。
為了落實醫療機構與發熱門診間的對口轉診管理,珠海市按照各發熱門診的所在位置,將全市劃分為14個網格,確保每個網格內都有1家發熱門診。網格內的醫療機構都與所在網格的發熱門診建立對口轉診關系,發現發熱患者時及時按要求轉運到發熱門診就診。
發揮急救中心(120)的“哨點”作用
患者因發熱自行撥打120急救電話,由120救護車轉運至發熱門診就醫,做好信息登記,并將患者信息通報所在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對于發熱患者撥打120急救電話但最后沒有實施救護車轉運的,或患者拒絕回醫院,或因各種原因導致空車救護車未接到病人的,立即將情況報請所屬轄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處理。
凡是國內外中高風險地區來珠、入境、正在隔離、密接者、疑似患者等相關人員,且有相關癥狀(如發熱、咳嗽、乏力等)需要轉運的,急救中心優先安排負壓救護車轉運。
珠海核酸檢測日檢測能力達11萬份
目前,珠海市18家本地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日最大檢測能力達11萬份(按單樣檢測計算),能夠滿足日常核酸檢測需求。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相關就診患者以及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等人群實行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工作,包括:新入院患者及陪護人員(含急診留觀患者及陪護人員);發熱門診患者;有流行病學史的普通門急診患者;門診手術,或在耳鼻喉科、眼科、婦產科、口腔科、內鏡室等科室進行有創操作,或開展血液透析等患者;其他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認為有必要檢測的患者;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包括醫務人員、后勤、清潔、保安等人員。
發熱門診患者核酸檢測結果必須在4—6小時內反饋結果,其余核酸檢測結果12小時內反饋,發現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立即轉運至定點救治醫院隔離治療。
珠海市赴港人員核酸檢測機構名單
【記者】黃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