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午12點半,在韶關市翁源壩仔鎮政府門口,走失23年的張翠連(化名)終于回到故土。張翠連剛一下車,嫂子便上前緊緊摟著她,兩個兒子立刻跪在她跟前,張翠連似乎已認出他們來,全身激動得不停抖動著她那患有風濕的右腿,但呆滯的眼神中仍流露著歸家的喜悅與對新變化的不安。
1998年,家住翁源縣的張翠連在廣州市花都區打工時走失。2020年底,張翠連被清遠市佛岡縣逕頭鎮政府和派出所發現后,聯系佛岡縣救助管理站為其開展尋親服務。
今年4月27日,佛岡救助站成功聯系上張翠連家屬,并于4月30日將她送回家鄉。
“我今年36歲。”如今已經59歲的張翠連記憶還停留在她走失那一年。
1998年,張翠連經歷了不幸的婚姻,開始出現精神障礙,此時心灰意冷的她跟著朋友一起去花都打工。在工地上工作了10天后,張翠連失蹤了。
聽到妹妹失蹤的消息,張翠連的二哥張明輝(化名)跟其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去花都尋找??蓛纱位ǘ紝びH最終都無果。
2020年,逕頭鎮鎮政府和派出所發現該鎮有一名疑似患有精神障礙的流浪婦女張翠連。她精神失常,說話前言不搭后語,加之因為流浪多年,她對陌生人戒心很重,不肯透露自己的信息。
無法核查到張翠連的真實身份信息,當地派出所和鎮政府只好將她的情況告知佛岡縣救助站,并送她到佛岡縣慢性病防治醫院治療。
今年3月24日,張翠連正式納入救助后,佛岡縣救助管理站立即為其提供醫療服務和幫她尋親。
工作人員先是通過人面識別、DNA血樣比對、手掌指紋比對、全國尋親網和今日頭條推送、刊登報紙等技術性手段為張翠連尋親,但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期間,每周救助站的社工都會去醫院探視張翠連,以聊天的方式嘗試了解張翠連的經歷,讓她感受到旁人的關心。在日常的一問一答間,勾起了張翠連的零碎記憶,她陸續說起自己的名字、家鄉位置、親屬情況等細節信息。但對于自己在失蹤期間的經歷,張翠連只字不提。
經過數次交談,工作人員從張翠連的口中得知一個關鍵信息,她的哥哥叫張明輝。工作人員將這個關鍵信息和每次交談收集到的零碎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并將信息反饋給逕頭派出所。
4月30日,經佛岡救助站近4個小時的護送,在時隔23年后張翠連終于回到家鄉壩仔鎮?!澳氵€認得我嗎?”“他是誰,你還記得嗎?”眾人圍著她噓寒問暖,張翠連的姐夫握著她的手,默默地擦去眼中的淚水。
當年離家之時,她的兩個兒子才10歲出頭,如今兒子們均已過而立之年。多年過去,張翠連的兄弟姐妹做夢也想不到還可以找回她。上到60多歲的哥哥,下到1歲的侄孫,她的家人都來到村委接她回家。
南方日報記者 程浩 羅沅琪 通訊員 李泰 易小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