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廣州體育學院師生代表赴東江縱隊紀念館開展“學習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
在紀念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大家參觀了“序幕廳”“陳列廳”“英烈廳”“映視廳”。那一幅幅展圖、一件件展品、一段段故事,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通過大量真實的歷史照片和珍貴的革命文物,師生們了解了東江縱隊的革命歷史和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深深感受到廣州體育學院老院長曾生同志作為東江縱隊司令員為創建華南抗日根據地和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的卓著貢獻。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和以其為基礎發展建立起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和粵贛湘邊縱隊,是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組成的人民革命武裝。在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爭取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中,這支人民革命武裝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受了革命戰爭的洗禮和考驗,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孤懸華南敵后,立下了輝煌的戰績。他們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由200多人的游擊隊伍發展壯大為擁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裝力量,作戰1400多次,斃傷日、偽軍6000多人,被稱為“廣東人民解放的旗幟”。1945年,朱德總司令在中共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并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在如今這個和平環境下,傳承和發揚‘東縱精神’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更應該弘揚先烈精神。”參觀完紀念館后,學生代表歐倩說。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不僅要發揚和學習艱苦奮斗的“東縱精神”,而且還要把這種精神融合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來,做一個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新青年。
走過一個個展廳,一幅幅歷史畫卷重現在我們眼前,其中最令青馬班優秀學員鐘日超印象深刻的是曾生司令員抗戰的歷史故事。1943年,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正式成立,曾生被任命為司令員。在長達八年的抗戰中,東江縱隊孤軍奮戰在華南敵后,沒有任何支援。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他帶領的東江縱隊在南粵積極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接連收復失地,威震日寇,成為華南的重要抗日武裝隊伍,為東江縱隊和華南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以及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歷史性貢獻。鐘日超說:“曾生同志是先進青年學生,更是敢為人先的共產黨員。這位文人出身的東江縱隊司令員,用他的一腔熱血、愛國誓言為華南建立起了一道抗日屏障,他是華南抗日英雄,他和他的東江縱隊將英名永存,為世人敬佩?!?/p>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大家紛紛表示,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感悟紅色力量、汲取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記者】杜瑋淦
【通訊員】黃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