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5月23日電 (鄭小紅 林良展)2021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深圳分會場暨灣區青少年科學素養論壇,23日在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開啟,人工智能、航空航天、AR和VR科技等領域豐富多彩的活動舉辦。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深圳市科協副主席張治平,國家首批航天員、空軍一級飛行員潘占春,以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三角洲多個城市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代表和師生們通過線上線下參加活動。
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支持、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與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聯合承辦,為期3天,主要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和教育領域的AR、VR應用場景,探討在基礎教學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開展航天科普教育等。同期,眾多精彩的“科技進校園”活動,也在深圳市其他學校展開。
啟動儀式上,國家首批航天員潘占春做《航天員是如何煉成的》專題講座。灣區青少年科學素養論壇交流內容包括“創客賦能的校園人工智能教育活動”“人工智能創新教育”“校園AR/VR教育”等。

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沙龍+產品秀等多樣化的形式展開,7家高科技企業還帶來航空航天VR博物館、航天仿真VR探索、人形機器人、古代科技產品等。
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校長王東文表示,作為深圳市教育局直屬全寄宿制公辦普通高中、廣東省一級學校、連續7年榮獲深圳市高考卓越獎的學校,該校歷來高度重視對學生的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開設了深圳市首個航空創新人才班,是聲名遠播的全國航空特色學校、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學校將全方位推進“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航天航空青年后備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