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
朱康振馬不停蹄跑了3個市場
才買到了6條泥鰍
送到社區居家隔離觀察居民小楊家
15日凌晨兩點多吳川梅菉街道梅嶺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朱康振收到了小楊發來的“采購清單”。
“家里沒有煮湯的食材了。要1個鴿子、泥鰍6條、嫩瘦肉5元、椰子菜1個,嫩豆腐3元,茄子1條,娃娃菜1個?!?/p>
“早上好!您需要的食材已經購買到了!”早上八點小楊就收到了朱康振送來的新鮮食材。
“昨天夜里我突然想給孩子煮點泥鰍湯,沒想到他們還真給我送來了?!毙钤隗@訝之余不停道謝。
小楊不知道的是為了買齊她所需要的食材,朱康振馬不停蹄跑了3個市場才買到了泥鰍,備全了這些食材。
6月8日
梅嶺社區接到通知
小楊所住的區域屬于
吳川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覆蓋范圍
當天社區就將該區域進行了封閉
如何保障封閉區域內
80戶家庭229人的正常生活
成為了社區黨委書記朱康振最關心的問題
從那天起
朱康振和社區9位同事全員上崗
按照每人負責8戶的做法
為封閉區內的居民提供采買和跑腿的服務
小楊一家3口人,夫妻兩人帶著個2歲多的孩子,租住在梅嶺社區一居民樓里。對于被要求居家隔離觀察,他們一家起初感到非常無助。一日三餐的食材怎么買,居家用品不夠怎么辦?“有什么需求你們打電話或者在微信里說一聲,我幫你們買來放在家門口……”朱康振這句暖心的話讓小楊一家感動不已。
15日早上7點多,朱康振拿著采購清單,像平時一樣趕到市場“按單購買”。蔬菜肉類等食材很快采買完了,可是清單里的六條泥鰍,卻把朱康振難倒了。吳川人不喜食用泥鰍,鮮有店鋪售賣。朱康振輾轉走了長壽、儀學兩個市場,也沒有買到泥鰍。
在聯系三四位友人后,朱康振在朋友的引薦下,終于找到一家賣泥鰍的店鋪。店家還沒開門營業,他朋友硬是打電話把店家“催來”了?!斑@年頭啊,買個泥鰍還真費點勁哦??墒沁@也是居民的合理需求,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大家!”
提著新鮮采買的泥鰍、蔬菜到了小楊家門口
朱康振輕輕放下
再走到不遠處撥通電話
直到看著小楊把東西拎進了家門
朱康振才轉身離開
翻看朱康振與居民的微信聊天記錄記者發現其實類似的“特殊需求清單”朱康振每天都會遇到↓↓↓“ 一條排骨、一個胡蘿卜、一條玉米。玉米不要選太大的。港豐的排骨優惠點。”“ 昨天的青菜太大了,今天的請選小點的?!薄?買兩條排骨,要全排,全部都要砍好,謝謝!”……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想不僅是我,換做任何一位吳川的社區干部,大家都會這樣做的!居民們隔離在家,我們得做好他們的生活保障啊,不能因為疫情就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我們辛苦點沒關系,只要居民們滿意我們就開心了!”
在吳川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有無數像朱康振一樣的社區干部,每天在各個村、社區里奔走,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檢查各村設卡情況、統計外來工回流數據,同時還不忘關心關懷隔離在家的居民們,除了每日早晚準時提醒測量體溫以外,還主動承擔居民跑腿工作,幫他們買菜、買日用品、甚至到菜地摘菜、送口罩……
他們用行動
默默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使命
文字:記者潘潔婷
圖片:記者郎樹臣
編輯:吳夢楚、蘇碧銀
審核:莫松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