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四五萬元收入,還能照顧到家里”。清遠市英德市石灰鋪鎮勤豐村村民鐘貴娣站在茶園的購物區鋪子前一邊熱情地招呼游客,一邊向記者介紹家里的情況。
廣闊的茶園茶香四溢,但幾年前還只是大片被丟荒的小山包。2014年,英德市英州紅茶業有限公司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300多農戶增收。廣州市白云區均禾街駐勤豐村工作隊申請30萬元自籌資金入股到該公司旗下合作社,合作社給予村委每年4萬元作為收益分紅。依靠茶葉經濟,不僅土地盤活了、農戶增收了,各方資源也得到充分調動。
2016年開始,廣州市負責對口幫扶清遠市205個省定貧困村。5年來,廣州市委、市政府匯各方之智,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205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約3.8倍。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副總指揮、廣州市派駐清遠市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陳孝安告訴記者,幫扶清遠的工作聚焦產業幫扶,以“外引、內提、建新”三大舉措為抓手,突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廣清幫扶三大機制,注重“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精準脫貧與廣清一體化、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三個有效銜接,探索出廣州對口幫扶清遠的“三三路徑”。
一場精準脫貧的“造血”接力已在粵北大地火熱進行。
外引
發揮產業扶貧“造血”功能
以外引促脫貧,是廣州幫扶清遠探索“精準”與“長效”的縮影。
4月,連州市龍坪鎮青石村黑皮雞樅菌種植基地,一筐筐打好包裝的成品正準備過秤裝箱。廣州市人民檢察院駐青石村第一書記萬國付說,2019年,他們從外地引進食用菌種植的先進技術和管理團隊,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建成一號種植基地,當年即帶領12戶農戶種植黑皮雞樅菌脫貧致富。隨后又聯合周邊的幾個村投資210萬元建成二號種植基地。目前兩個基地占地約20畝,預計今年產量達到30萬斤,增加農戶務工收入超80萬元。
距離連州市約200公里的清新區,借力廣清對口幫扶,正走出桂花魚養殖新路子。
清新區轄內水系豐富,養殖桂花魚已有30余年歷史,產量占廣東省養殖總量的1/3以上。來自廣州番禺的海大集團目前已在清遠投資成立5個子公司,打造集動物飼料、魚苗育種、示范養殖、加工儲存、冷鏈物流等全鏈條桂花魚產業集群,正牽頭8個主體共同創建省級桂花魚現代農業產業園?!傲幵?到5年之內,通過技術創新、聯農帶農,讓農戶有更大的收益,把清新桂花魚打造為清新的地標性產品?!焙4蠹瘓F總裁助理薛群智說。
以大項目為引領,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抓好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三園一城”(廣清產業園、廣德產業園、廣佛產業園、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等兩市共建園區,將其打造成扎根清遠的“發動機”。2020年“三園一城”累計引進項目365個,計劃總投資1228億元,累計投(試)產項目75個,帶動就業人數超1.5萬人。
2016年以來,廣州市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5億元用于幫扶清遠市,支持清遠市成立20億元規模的穗清基金,全部投入支持清遠產業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助力清遠市培育引進社會投資產業項目累計426個,計劃總投資額854.89億元。
通過探索推進“廣州總部—清遠生產”“廣州總裝—清遠配套”“廣州孵化—清遠加速”“廣州核心—清遠擴能”,“廣州清遠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正不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成為清遠加快城鄉融合的新引擎。
內提
優勢產業變身“搖錢樹”
為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英德英州紅公司當時與當地政府、扶貧工作隊不斷探索,積極打造“一地生五金”扶貧模式。
“第一個是土地流轉的租金,第二個是上班工資,第三個是家庭農場營收,第四個是入股茶園的每年保底3500元收入,第五個就是扶貧電商?!庇⒅菁t公司總經理黎水清說。
清遠是農業大市,“清遠雞”“英德紅茶”等聞名遐邇。5年來,廣清對口幫扶致力于將優勢主導產業打造成帶動農戶脫貧奔康、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兩市合力推動現代產業園建設,累計打造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2個,清遠雞成功入選2020年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英德紅茶產業園成功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
紅茶產業是英德市支柱產業之一,為此,廣州(英德)產業園充分整合英德市紅茶優勢,全力打造“中國英德紅茶科創小鎮”。動員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英德八百秀才茶業有限公司參與精準扶貧,以共建基地、產業帶動、資產收益等方式,累計帶動低收入勞動力899戶2247人。在4月1日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英德紅茶頭采節上,英德紅茶產業研究院正式揭牌。
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清遠雞有著上千年的養殖歷史。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清遠雞正成為造福廣大養殖戶的農業主導產業。2020年,廣州對口幫扶清新區的11個省定貧困村投入扶貧資金550萬元合力共建現代養殖基地,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
其中,廣東天農食品有限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小農戶致富。公司董事長張正芬說,要將貧困村打造成現代化高效養殖精準扶貧基地,優先招聘貧困群眾,促進就近就地就業。
在產業帶動下,受益的不僅是大型合作社,還有更為常見的家庭農場。英德市東華鎮魚灣村脫貧戶胡秋榮在天農公司“送技下鄉”時,經駐村工作隊引導與公司達成合作,成為1名專業的清遠雞養殖戶,每批養殖規模達3.5萬只,實現年增收20萬元。
著眼未來,2020年12月底,清遠市委正式公布推動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提出要從10個方面開展工作,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行動方案列出任務清單。目前,清遠已經形成了“3+X”特色產業,帶動特色農產品形成產業集聚,激發著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
建新
打造資源對接“集成網”
2020年6月,廣清共建就業(教育)幫扶長效機制暨廣州幫扶清遠國企聯盟技能人才見面會活動拉開帷幕。參與此次技能人才見面會的企業共有16家,提供招聘崗位327個?,F場參與面試近700名學生,現場達成就業意向402人次。
現場,對口幫扶清遠的12家廣州市屬國有企業聯合成立了廣州幫扶清遠“國企聯盟”。廣州對口幫扶清遠通過對接學生、學校、企業三方的就業、辦學、用工需求,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利益聯結機制,變“輸血”為“造血”,實現三方合作共贏。
這是廣清幫扶打造長效機制的縮影,也是清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一環。
在產業主導的幫扶模式下,清遠農產品走出去有了更多可能。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積極搭建廣清農業眾創空間平臺,成為廣州農業企業到清遠找資源、找基地和清遠農業主體到廣州找市場、找服務的對接地標,打造資源對接的“集成網”。
一方面,眾創空間平臺聚焦產供銷環節補短板、強弱項,賦能農戶。在生產環節,為清遠200多個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服務。在營銷環節,多渠道在廣州等區域開設“清遠農家”線下門店和線上平臺。
另一方面,平臺圍繞現代農業需求,送教送學,培養新型現代農民。目前已與509個各類農業服務商建立合作關系,線上自主開發了“農場服務平臺”,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
廣州市工商聯對口幫扶的清新區禾云鎮羅東村是眾創空間平臺精準賦能帶動的案例之一。通過打造村級“三農”服務站為蘆花雞養殖扶貧產業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預計全年可帶動120戶農戶,實現每戶年均增收5600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總指揮嚴志明表示,要抓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跟加快廣清一體化兩大引擎的助推作用,打造廣清幫扶長效機制,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和動力。
這場鄉村振興的“造血”接力,廣清還在持續。
南方日報記者 魏金鋒 張錦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