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湛江雷州市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全市推廣創新解決矛盾糾紛的模式,推出矛盾糾紛“全鏈條解決”新模式。
據了解,為了減少群眾有問題“多次跑、多部門跑、多地跑”的困難,5月20日,雷州市成立了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下稱“矛調中心”),著力打造群眾“找說法”的主陣地。該市矛調中心設有市人民來訪接待窗口,并指定該市8個部門整體入駐,13個市直單位固定常駐,16個市直單位輪流進駐。通過運轉矛調中心,該市扭轉了信訪部門“二傳手”“分流器”角色,通過一站式服務模式,以結果為導向,一攬子調處矛盾糾紛化解,杜絕程序式辦結,并實現了從“訴訪分離”到“訴訪互補”的轉變,讓訴訪者最多跑一地。
有了主陣地,如何提升群眾滿意度,落實人員責任?對此,雷州市“制定”兩本日志,有效壓實入駐單位和人員責任,從而讓管理增效。對外,實行調解日志。設立“流程管理員”負責各類矛盾糾紛的閉環式流轉,引導來訪群眾進入相應程序。凡是進入調解日志的矛盾糾紛,都必須詳細記錄調解全過程,確保進入矛調中心的每宗案件都有人跟蹤、有人對接、有人處置。對內,實行工作日志。該日志詳細記錄中心入駐人員每天工作狀態,確保入駐人員在矛調中心排查、接訪、約訪常態化,避免人力資源空轉,達到“矛盾不清零,工作永不?!钡哪繕?。
這些調解案件難度不一,為了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有效調配解決時間,雷州市還探索出“三五方法”,確保三個5天進行3次調解,結束一宗調解案件?!叭濉惫ぷ鞣ê驼{解日志相結合,將各類矛盾糾紛分為簡易、復雜和疑難三種類型,簡易矛盾糾紛就地快速化解,復雜疑難矛盾糾紛由矛調中心召集相關事權單位全力解決。此外,每宗矛盾在3次調解后仍不成功,則引導進入行政程序或司法程序。
雷州市重視利用大數據,把未能化解的矛盾,事心未結的矛盾通過大數據管理起來,做好跟蹤、勸導工作使矛盾糾紛從預警、研判、督辦到決策全過程實現信息化處理。
雷州市集成多元手段打造矛盾糾紛“微治理”模式,開發“雷調通”平臺,在集成中國長安網、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及省、市各類信訪矛盾糾紛投訴入口的基礎上,自主研發登記受理、重點人員管理、網格員管理、調解員排案、領導約訪等5大系統,依托政務云數據中心,對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管理,支撐起矛盾糾紛全鏈條解決的信息化。(謝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