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扎黑
蔚來車友“飯圈化”?
“蔚來車主啟用自動駕駛技術后在沈海高速上發生事故”尚在調查之中,一封號稱500人聯署的《蔚來車主對NP/NOP系統認知的聯合聲明》,言之鑿鑿強調對輔助駕駛系統的宣傳未對其構成混淆和誤導,掀起輿論新爭議。盡管發起人表示此舉乃自發行為,與企業無關,但如此“護主”,難免有盲目遮掩問題之嫌。
“蔚來車主對NP/NOP系統認知的聯合聲明”
即便是對品牌認同度高,這些人也大可不必急著主動替企業“洗白”。事故究竟是否與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有關,只有權威部門全面細致調查后才能給出結論,而企業也明確表態一直在積極配合事故調查,此時急于撇清責任、“甩鍋”當事人,恰恰與其聲明中倡導的“嚴謹、理性、扎實的作風”背道而馳。
況且,真如聲明所言,廣大車主對自動輔助駕駛技術有準確認識了嗎?或許車輛使用說明手冊對其作出了嚴謹說明和提醒,但看看過往相關宣傳報道,相當一部分車企把“自動駕駛”作為竭力突出的賣點,而且總是有意無意地漏掉非常重要的“輔助”二字。據專業人士介紹,“自動駕駛”與“自動輔助駕駛”雖然只有兩個字的差別,但技術水平差異及由此延伸的對駕駛員的操作要求,有著天壤之別。要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公眾對新技術的誤解,每個車企都有責任在宣傳推廣過程中正本清源。
技術引領下,新一輪“造車潮”競爭異常激烈,但透過近年頻頻出現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車事故,安全始終是公眾高度關注,也是企業不可忽視的首要問題。就在今年7月30日,工信部明確要求企業生產具有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產品,必須加強產品管理、嚴格履行告知義務、確??煽康臅r空信息服務。固然,強化技術研發和應用對企業十分重要,但同等技術水平條件下,安全才是贏得消費者的重要砝碼。
說到底,一個企業想要基業長青,最需要的是硬核競爭力。否則,就得警惕像“流量明星”那樣,今天被追捧,明天就可能被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