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廣州推動工業投資可持續發展:把技改投資花在“刀刃”上

            通過工業投資可持續增長、工業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工業投資效率提升,為工業經濟不斷發展、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戰略提供動力,不斷提高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前,《廣州市推動工業投資可持續發展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官網公布。據悉,根據本次《實施意見》,廣州將圍繞提升工業投資質量、加大產業招商和引才力度、促進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集聚、提升工業用地效率、做好工業投資統計、優化工業投資環境等六項措施,實現2020—2023年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標。

            提升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

            2019年前三季度,廣州工業投資增長25.9%,工業技改投資增長88.0%,416個現代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263.8億元,完成率達76.7%。工業投資正為廣州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本次公布的《實施意見》,繼續將“提升工業投資質量”作為關鍵,明確推動工業投資投向先進制造業,包括IAB、NEM、基礎軟件、5G、集成電路、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高端裝備、新型顯示等具體領域。

            具體目標上,廣州市將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企業為主體、產業聚焦為支撐、深度融合為動力,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實現全市IAB產業規模年均增長15%以上;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發展,不斷提高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

            “提升技術改造投資對工業投資的貢獻”是本次《實施意見》的亮點之一。廣州非常重視企業開展工業技改投入,在2019年廣東省下達的4390萬元支持競爭性技改項目基礎上,廣州單獨下達了3億元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普惠性事后獎補。

            此次《實施意見》指出,廣州將修訂和落實《廣州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通過實施傳統制造業設備更新改造、智能制造升級改造、“兩化融合”創新改造、綠色節能改造、創新成果產業化改造、制造服務型改造,推動全市先進制造業、優勢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

            此外,廣州將進一步鼓勵企業開展以高端化、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的技術改造,并通過加大扶持力度,使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逐步提升,實現2020—2023年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立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管理系統

            “加大產業招商和引才力度”“促進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集聚”在本次公布的《實施意見》中占較大篇幅。事實上,近年來廣州在吸引重大項目方面力度很大,特別是在2019年間,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樂金顯示OLED、粵芯芯片、百濟神州等重大項目紛紛投產,世界500強企業總數已達307家。

            《實施意見》指出,廣州將進一步聚焦重點產業,緊緊圍繞產業鏈構建和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積極開展以“靶向招商、以商招商”為特點的精準招商,力爭引進一批有強大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成長性好的重大項目及專精尖配套項目落戶,帶動全產業鏈要素集聚發展。目標到2023年,建成1—2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5—8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取創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范區。

            人才是第一資源。廣州將進一步加強產業人才招引力度,從產業規劃和招商需求出發,大力引進海內外高端創新型人才,打造“國際人才港”。其中,針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作出卓越貢獻的產業領軍人才將給予薪酬補貼,對在廣州市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將給予個稅優惠。

            大數據成為此次《實施意見》中針對重點項目明確的新型管理辦法。《實施意見》指出,廣州將強化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建設跟進,全市建立起工業投資重點項目庫,把總投資5億元以上、年度投資1億元以上的重大工業項目入庫管理,對庫內項目跟蹤并實施動態管理,力爭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開發格局。

            除了重點項目庫,廣州還將建立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管理系統,形成企業標簽體系,明確項目分類,實現數據的橫、縱對比。隨著管理系統的建立,不僅將為工業投資可持續增長提供數據支撐,還將有利于實現工業用地供后監管,定期分析土地供后產出效益,推動工業投資項目盡快投達產。

            推動“工業上樓”“工業下地”

            在2020年1月2日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廣州市工業產業區塊劃定成果》審議通過,全市劃定工業產業區塊669個,將作為全市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總面積621平方公里。而此次《實施意見》特別將“提升工業用地效率”單列一項,進一步凸顯出該市對土地資源特別是工業用地的重視。

            《實施意見》明確,廣州將保障工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高端制造業的增量項目和擴大再生產項目,鼓勵在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內建設高標準廠房和工業大廈,解決中小企業用房需求,各區政府也將加大力度盤活轄區存量用地,通過籌集資金購買拆舊復墾指標和跨省域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等辦法,落實重點急需落地項目的用地指標。

            同時,提升工業用地使用效率和規模。一方面,推動工業產業區塊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實現局部修正、深化及優化審批權限簡政放權,工業企業在面對擴大生產、增加產能等需求時,可在原用地范圍內提高土地開發強度;另一方面,推動“工業上樓”“工業下地”,鼓勵企業通過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部土地整理、開發建設地下空間等途徑提高生產用地利用效率。

            事實上,“簡政放權”并不僅限于工業用地規劃,作為全市營商環境改革3.0的重要部分,廣州也將進一步優化工業投資環境。

            對于工業領域,廣州將全力開展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市場監管體制、科技創新體制、產權保護制度、人才發展環境等六大改革,加快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相銜接的規則制度體系,進一步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土地成本、社會保險成本、用電成本、運輸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推動制造業企業成本降低,打造營商環境“廣州樣本”。

            ●南方日報記者 李欣 通訊員 穗工信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