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珠海又恢復了平日的熱鬧,仿佛臺風并沒有來過?!迸_風“海高斯”過境后48小時,連續兩天參與救災的武警廣東省總隊執勤第二支隊紅色前哨連戰士王軍旗如釋重負。
72小時前,珠海嚴陣以待,全力以赴做好防風防災工作。面對今年以來登陸廣東的最強臺風,珠海迅速啟動預警機制,做好最壞的打算。
48小時前,“海高斯”正面吹襲珠海,于金灣沿海地區登陸,中心最大風力達12級,強度僅次于“天鴿”。珠海頑強抵抗,調動一切力量,最終無人員傷亡報告。
此刻,臺風已經遠離,受傷的家園已快速痊愈,街頭又基本恢復了往日的整潔與寧靜。
沒有科學的防災減災機制,不會有如此高效的應急救災成果。
8月17日下午,熱帶低壓進入南海東北。當天下午4時30分,珠海發布臺風白色預警信號。
18日08時,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7號臺風“海高斯”,珠海緊急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15時50分,臺風路徑有變,珠海當即升級發布臺風黃色預警信號,要求全市托兒所、幼兒園、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停課。
18日傍晚,“海高斯”幾乎確定將在短時間內擦過或登陸珠海西部沿海地區。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姚奕生部署防御工作時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松懈做好各項防御工作。
一項項防風工作快速落實。取消航班,封橋封路封關,市三防指揮部下發《防風緊急動員令》,全市進入防風緊急狀態。全市停工、停業、停市、停課,采取強有力措施,做好供水、供電、供氣、消防、交通、通信和民政、醫療、防疫、食品供應等工作。
《孫子兵法》云,“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常勝之軍,往往在開戰前就創造了勝利的條件。
天災無情人有情??焖倩謴驼5慕值辣澈?,還有珠海人民抗災救災的團結一心。
抗擊“海高斯”,珠海各界迅速行動起來。從企業到市民,從志愿者到部隊官兵,從市到區再到鎮,全城全力參與搶險救災——
8月19日零時,根據珠海市三防指揮部指令要求,珠海交警民警215人,輔警347人,徹夜未眠,火速集結。
珠海水控集團452名員工分赴各水浸點和關鍵部位排澇、搶險。截至19日上午11時,全城70%的水浸點已經完成積水排放,所有主力水廠運行正常。
珠海消防派出28輛消防車,155名消防指戰員,僅19日當天已累計清除障礙路面距離61.5公里。
駐守粵澳邊境的武警廣東省總隊執勤第二支隊,數百位戰士分赴灣仔、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新橫琴口岸,投身到救災攻堅戰中。
還有市城管局出動車輛、挖掘機、吊車共714臺,沙袋9353個、油鋸662臺、抽水機24臺,10672人次參與抗臺風搶險工作,修剪清理樹木斷枝9690處,扶正倒伏樹木11376棵;環衛部門所有人員取消休假,6070位工人投入災后恢復工作,520余環衛作業車輛,累計清運垃圾雜物約2400余噸;還有積極走在抗災一線的企業職工、一位位自發投身抗災的市民……
珠海,不懼風雨,因為萬眾一心;不怕路遠,因為有愛隨行。
奇跡從來就不是一時的靈光閃現,而是在持續的努力中,從量變到質變的積攢。珠海人的“抗災奇跡”,建立在過去一次次經歷的風災之上。
“天鴿”“山竹”“海高斯”……珠海臺風災害多發頻發,這是客觀事實。我們不必感謝災難,但從災難中提升了應對能力,便是進步。
最深刻的變化在于人,最實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動力源于人。多年來,珠海人早已習慣了臺風的來臨,也逐步學會直面災害。
從發布信息預警,緊急做好隱患排查,到轉移群眾,災后清障復工,抗擊“海高斯”的過程中,珠海每一個環節都帶著感情,相關部門用心用力,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從政府發布信息及時、準確而全面,到群眾自覺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珠海逐步夯實每一個抗災細節,提升城市防和治的本領,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
對生命充滿呵護和尊重,對自然充滿熱愛與敬意。這一座城市,在“海高斯”中寫下了“珠海信心”。
南方日報記者 何麗苑 吳志遠 錢文攀
部分圖片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