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 龐無忌)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中國管理咨詢部合伙人金軍6日在北京指出,根據最新研究,無論是體量規?;蛘甙l展質量上,北上廣深已經是中國名副其實的“超一線”城市,在國際上也有各自的影響力。
作為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成果之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當日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0》報告。
報告的觀察城市涵蓋42個中國城市。評估工具包括十個觀察維度,涵蓋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城市基礎設施等多個層面。同時,今年還特別關注從醫療衛生、城市生產安全、自然災害、公共安全等角度衡量城市的韌性程度。
觀察結果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排名前4名。金軍表示,這四個城市是能與世界級城市比肩的,也是城市集聚效應的典型體現。
同時,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一線”城市如成都、南京、杭州、武漢、鄭州同樣排入前10位,亦具有充足的發展動力和人才吸引力。
在多個維度下,“新一線”城市經常躋身前五名位置,例如“智力資本和創新”中長沙、南京分列第三、第四?!敖煌ê统鞘幸巹潯敝心暇┪痪拥谝?,蘇州位列第三。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表示,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城市發展和治理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大城市是這場危機中的主戰場。在中國政府的堅強有力領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較好地控制了疫情,大城市良好的基礎設施、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社區管理的嚴密高效、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強烈的公民意識,在應對疫情帶來的危機中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這些都展示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區,在危機應對中的強大韌性和修復能力。
金軍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城市綜合應對重大突發危機事件的一次“大考”,讓城市管理者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增強城市應對各類重大突發事件的韌性、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因地制宜地探尋一條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并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愈發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