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們家小區里看到的大蝸牛跟你們講的那個非洲大蝸牛很像,它們是怎么來到我們小區的呢?”一位8歲的小朋友好奇地問道。
“這個非洲大蝸牛很久以前只住在遙遠的非洲東部。你別看它外表亮麗,樣子呆萌,卻是一個大胃王,還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對人類危害極大,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我們國家將它列為檢疫性有害生物,小朋友們見到它可不要用手去抓哦!”佛山海關人員答道。
海關人員為學生講解生物知識。
這則對話并非發生在學校課室,而是在佛山海關駐順德辦事處國門安全展覽室中。據了解,為深化了《國家安全法》在少年兒童當中的宣傳普及,在少年兒童當中樹立了“人人學安全、人人講安全”的良好氛圍,佛山海關組織開展少年兒童國門安全第一課系列活動。
在佛山海關駐順德辦事處,30余名小學生到該辦技術中心接受國門生物安全和進出口食品安全教育。在實驗室現場,海關工作人員演示了食品快速檢測和鑒定方法,詳細講解了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元素、食品微生物等項目鑒定手段、儀器設備使用等食品安全檢測知識。小學生們還通過有害生物標本和高倍顯微鏡,看到有害生物在鏡頭下“現形”。
小學生參觀國門安全展覽。
參觀實驗室后,學生們觀看了外來生物入侵的視頻實例,在海關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對生物入侵、生物多樣性、十大入侵了我國的外來生物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過視頻的學習和海關哥哥姐姐們的講解,我們知道出門在外時,不能隨意將一些特殊生物帶入國內。我特別喜歡‘國門衛士’這個稱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爭當一名在“國門衛士”。”小學生張俊灝說。
南方日報記者 林東云 葉潔純 通訊員 呂小浩 邱鋮
攝影:盧澄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