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廣東省首個涉外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該平臺將整合各類法律服務資源,直接向在深境外人士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性的公共法律服務,含律師服務、公證服務、糾紛調解等。
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合影。
外籍人士集中、涉外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大
深圳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全市有來自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數以萬計的境外常住客商,每年到深圳旅居的國外人士超過百萬人次。
隨著“雙區建設”不斷推進,讓每位來深創業興業的外國朋友找到“歸家之感”,提供與國際接軌的公共法律服務,營造國際一流法治環境,是法治城市示范的必然選擇。
南山區蛇口街道黨工委書記藍濤介紹,作為全國外籍人士最集中的區域之一,蛇口街道居住著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位外籍居民。一直以來,蛇口街道涉外法律服務需求較為突出,如租賃、勞資、鄰里糾紛調解、外商投資企業設立、涉外婚姻家事相關法律服務等等。
2017年,蛇口街道成立了蛇口境外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提供法治宣傳和社區糾紛調解等服務,但仍難以滿足轄區內相關法律服務需求。
于是,在外籍人士最集中、涉外公共法律服務需求最大的蛇口街道,率先探索設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向在深境外人士提供律師、公證、糾紛調解等服務
9月24日上午,廣東首個涉外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
該平臺將整合各類法律服務資源,由專業涉外律師團隊和涉外公證團隊提供雙語服務,向在深境外人士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性的公共法律服務,含律師服務、公證服務、糾紛調解等。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深圳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蔣溪林在揭牌儀式上提出了三點想法:
一是在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上下功夫。
“公共法律服務存在供給能力總體不足、分布不均勻、發展不平衡等情況?!?蔣溪林要求,要著眼于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精準化、服務獲取機會均等化、權益維護和保障公平化,保障公共法律服務更好惠及市民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殘障人士、農民工等特殊、困難群體和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在全市均衡發展。
二是要在服務促進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
蔣溪林指出,要積極主動為各類市場主體在知識產權保護、預防合同糾紛、解決勞資糾紛、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保障涉外經貿活動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不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三是要在探索推進涉外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上下功夫。
“做好涉外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要加強調查研究,創新服務提供方式?!痹谑Y溪林看來,一方面要研究把握涉外服務的法律法規政策,以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風俗習慣,提升服務的規范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要深入調研掌握服務對象的服務需求,根據外籍人士子女就學、涉外醫療服務、涉外社會保障、涉外文化娛樂、外籍人士置業等生活、創業、發展各領域法律服務現實需要,提供更加精準、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接下來,深圳市司法行政機關將以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起點,推動完善與深圳作為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務制度機制,為促進深圳對外經貿活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作出新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蘇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