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購貨單、核對電腦信息、打包貨品……全球優品分撥中心消費者終端打包臺上,員工們動作嫻熟地將一件件物品裝進紙箱。通過核對訂單、支付單和物流單,這些貨物將從這里出發,配送到全國各地,數字化服務的效率令人贊嘆。據卓志集團跨境供應鏈總經理王靈聰介紹,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可同倉存儲一般貿易貨物、跨境貿易和內貿貨物,實現一倉發全網。
廣州港南沙港區。(來源:深圳特區報)
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作為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和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掛牌5年以來,南沙自貿片區加速釋放改革紅利,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領域加大差異化探索力度,深化與港澳全面合作,著力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推動航運物流、高端制造、金融商務、科技創新、旅游健康五大主導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打造大灣區創新創業創造新高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制度創新為核心,高起點謀劃自貿區建設
4月21日,南沙發布了全國首個突破性改革創新程序規定——《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突破性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程序規定》。一年前,首個自貿區制度創新地方規范性文件——《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制度創新促進試行辦法》也在這里落地。體現了片區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誤的改革精神。
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靈魂,南沙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據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介紹,5年來,南沙全面發力,截至目前,累計形成67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3項在全國復制推廣,112項在全省復制推廣,202項在全市推廣實施。
便捷、高效的投資管理體制,讓投資更便利。近年來,南沙自貿片區通過實施“一口受理6+X”企業開辦模式,以市場主體獲得感為導向,通過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提質量推動投資便利化,實現最快10分鐘辦理營業執照,為企業提供快速跑道。
4月16日,南沙營商環境優化再提升。當天,南沙印發實施《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實現開辦企業1個環節0.5天內完成”;推出“交地即開工2.0版”,9月9日,升級到“交地即開工3.0”;為企業投資建設報批報建“加速”;打造全國首個“無證明自貿區”,在全面清理證明事項的基礎上,實現“無證明”辦理。目前,已有86%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零跑動”。
全方位、高標準實施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南沙步履穩健地向著國際一流、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高地進發。2020年,南沙商事登記確認制、財政管理等2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其營商環境在世行體系下全球模擬排名從2017年的第51名提升至2019年的第24名。
貿易創新為重點,全方位打造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在廣州港南沙港區二號碼頭,“COSCO”“MAGELLAN”“SEACO” “唐山港”“錦州港”……來自世界各地和國內各港口的集裝箱整齊地擺放著。誰能想到十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蕪,如今,卻成為已擁有119條國際班輪航線、45條內貿航線以及69條水上駁運“穿梭巴士”,貿易通達全球200多個港口城市的400多個港口,輻射華南、通達全球的世界級樞紐港區。
新落成投入使用的南沙區青少年宮。(攝影: 劉鋼 耿超逸)
南沙港區是珠江西岸唯一的大型集裝箱深水港區,其外貿集裝箱吞吐量以平均每年超100萬標準箱的速度增長,2019年,吞吐量達到了1669萬標箱。目前,正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集物聯網感知、大數據、云計算、5G等先進技術為一體,形成全球首例“單小車自動化岸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堆場水平碼頭布置、港區自動化”模式。
在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員工正在打包分撥商品。(來源:深圳特區報)
南沙以業務創新推動制度創新,以建設全球溯源中心、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和全球報關系統等重大項目集成改革為抓手,加快在國際規則、商業模式、實用工具等方面開展一體化實踐,構建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相適應的國際貿易規則體系。
在“海上絲綢之路”開設新航線的同時,陸上更要建立“全鏈條”,保證貨暢其流。卓志全球優品分撥中心除提供商品的智能通關、物流分撥等服務外,還利用大數據、物聯網、AI、5G等技術,提供運營決策、供需匹配、國際貿易、全球溯源、供應鏈金融、國際履約管理等解決方案,讓跨境貿易更便利。同時,南沙海關應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首創“互聯網+易通關”,打造“智慧海關”“智慧口岸”“智慧邊檢”“智慧海事”樣板間,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應用,實現貨物、運輸工具和艙單申報上線率均達100%。目前,南沙邊檢站實現口岸出入境100%無紙化申報率,對郵輪出入境實行“掃碼通關”,持續提升口岸的通關時效。
科技創新為磁場,高質量建設現代產業新高地
在國內AI“四小龍”之一云從科技X-City人工智能展示廳里,公共事務經理、“網紅”解說員羅涵真在記者面前啟動了“云從城市大腦”動態地圖:“目標酒店”經緯度坐標、“活動場所”線路、“人臉對比”……一個個反饋相關信息的對話框迅速彈出在大屏幕上,讓記者仿佛置身于好萊塢科技影視大片??蛻羧四樧R別比對、無接觸就餐買單、航班和地磁導航、校園刷臉通……小羅一邊介紹,記者一邊驚嘆又感慨:那些以前只能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酷炫黑科技,已經成為真切的現實,正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像云從科技一樣看準南沙自貿片區的企業還有很多。近年來,南沙不斷優化產業發展布局和服務保障,新增對智慧城市、區塊鏈、5G、第三代半導體等產業的扶持措施,促進相關產業做大做強??拼笥嶏w、小馬智行、藍胖子機器人、暗物智能等20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進駐。人工智能產業的穩步發展,推動了南沙數字經濟脫虛向實。2019年南沙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39.18%。
與此同時,南沙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高標準規劃建設南沙科學城,與中科院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前沿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目前,中科院明珠科學園、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加快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啟動建設,落戶全球IPv6測試中心廣州實驗室,華南技術轉移中心進駐科技服務機構近700家,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強化。
隨著產業和科技要素的融合發展,南沙逐漸成為人才“強磁場”?!斑x擇一個好城市比選擇一份好工作更重要。起初,我是因為云從科技而選擇南沙,可如今,我卻更愛南沙?!笨粗巴獾能囁R龍,羅涵真笑意盈盈地告訴記者,“很慶幸自己能在喜歡的城市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如今,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落戶南沙,我想他們跟我一樣,覺得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容易讓想法變成現實?!?/p>
功能創新為落腳點,高水平營造優質生活圈
蕉門河畔,海螺狀的南沙體育館、海星狀的青少年宮和墨硯狀的圖書館分布兩側,周圍是疏林草皮綠地、藝術活動廣場。干凈的車道、便捷的交通、舒適的生活、健全的設施,讓南沙更像一個“拎包入住”的家,用優質生活圈解決人們后顧之憂。
為最大程度發揮區位優勢,南沙堅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由深中通道、深茂鐵路、廣深港高鐵、廣州地鐵18、22號線軌道交通和高快速路組成的綜合交通體系,將構建起與香港、澳門、深圳、珠海等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核心節點的“半小時交通圈”。面向國際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將推動南沙實現從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向“交通中心”轉變。
如果說交通是城市發展的保障,那么教育便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內涵。為此,南沙新引入廣州市執信中學南沙學校、美國林肯中學、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醫院學校、廣州恒鑫斯坦福實驗學校等一批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廣州二中南沙天元學校、廣大附中南沙實驗學校、灣區實驗學校投入使用。“南沙的教育配備很好,我們很多同事都把自己的小孩轉到南沙來上學了,不少在廣州市內其他區的朋友也有這個想法?!泵髦闉抽_發建設管理局綜合事務處處長楊松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此外,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南沙院區、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等一批優質醫療項目相繼落戶南沙,截至2019年底,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1854張。
除了交通、教育和醫療,南沙人津津樂道的還有這里的生態環境。南沙明珠灣起步區的規劃建設“綠意盎然”,處處體現著“綠色生態、低碳節能、智慧城市、嶺南特色”規劃理念的創新實踐。“明珠灣區采用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的圈層式規劃模式,融合山-水-城的設計理念。我們在充分保障城市化過程中人發展需求的同時,更要構建水城和諧的明珠灣區發展新格局?!泵髦闉抽_發建設管理局副局長曾攀表示。
5年的建設發展,南沙上下達成了改革創新的共識?!爸贫葎撔?、貿易創新、科技創新最終是要形成強大的綜合競爭力。未來,南沙將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升級、出新出彩,成為港澳與國際規則‘引進來’和中國規則‘走出去’的試驗示范窗口,營商環境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迸擞耔靶判臐M滿地告訴記者。
(作者單位:深圳特區報)
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