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迎來加長版黃金周。西樵山景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證景區安全、平穩、有序開放的前提下,舉行“金秋送爽樵向繽FUN”2020西樵山秋天該有的樣子系列活動——上研學課堂、賞精英醒獅、游國潮醒獅展、購網紅山花餅、尋采石古道等,西樵山從游、玩、購全方位承包整個國慶假期,吸引不少珠三角地區的游客。
西樵山醒獅是該景區在國慶假期期間的“保留節目”。通訊員供圖
最自然
尋覓采石古道遺跡
10月1日早上八點多,不少車輛駛入西樵山東區停車場,游客停放好自駕車輛陸續走進西樵山南門(東區)游客服務中心。沿著步道指引標識,來到南門步道登山口,沿途是郁郁蔥蔥的花海景觀帶,綠化工人正在為種植的時花進行日常養護。
拾級而上,山路兩旁綠樹成蔭,微風送爽,怡然舒服,若在雨季下雨過后還能邂逅云巖飛瀑,經過云巖古寺新建的觀景平臺瞭望“世間少有的美景、良性生態循環的典范”?;~塘和城鄉片區,再到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燕巖,清晰可見采石遺跡,驚嘆于明代采石場遺址的壯觀,沿路經過全山空氣負離子含量最高的天然大氧吧九龍巖,全程神清氣爽。
西樵山景區負責人表示,打造全新南門步道,目的在于深入挖掘和盤活西樵山旅游資源,同時實現人車分流。新開放的南門步道作為游客可選擇的登山入口之一,融合花海、地質文化與古采石場文化元素,意在重現當年采石古道風姿,尋覓采石、運石的遺跡,是全山最具觀賞性的步道。
最精彩
國潮醒獅迎雙節
聲聲鑼鼓送歡笑,步步醒獅鬧佳節。籍著中秋國慶雙節來臨,西樵山天湖水上舞臺安排了金鼓齊鳴、傳統醒獅套路、水上雙獅輪番上演,讓游客一次將傳統醒獅和水上飛獅看個爽。其中最萬眾期待的是水上飛獅表演。這是西樵山獨創的南獅運動項目,只見水上飛獅的兩支獅隊分別通過七大樁陣,到達擂臺中央向游客拜揖。南獅融入南派武術的高難度動作,引得現場觀眾尖叫拍手叫好。
遠近游客來到西樵山景區觀賞醒獅。通訊員供圖
此外,為增強游客對龍獅文化的互動體驗,在天湖公園廣場還設置了國潮醒獅展。讓游客走進醒獅藝術世界,欣賞色彩各異、形態各異的醒獅臉譜,讀懂醒獅文化密碼,感受醒獅文化中臉譜藝術。
來自廣州的李先生表示,每年十一都要帶上家人來西樵山看獅王爭霸賽,今年的精英醒獅表演同樣精彩,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這樣的喜慶氣氛和龍獅文化氛圍。
西樵山龍獅文化是文翰樵山的重要名片之一。西樵山致力于醒獅武術文化的傳承,將文化與旅游發展相融合,讓傳統民俗文化融入“旅游+”的發展大潮中,進一步提升“文翰樵山最嶺南”的品牌形象。
最豐富
旅游產品造文化品牌
今年假期,西樵山景區以“樵山無處不生花”為創作靈感制作出“文翰樵山”旅游手信——“西樵山?山花餅”,創意研制4款鮮花造型的山花餅:桃花餅、茶花餅、桂花餅、杜鵑花餅。據悉,中秋節來臨前夕,西樵山推出山花餅嘗鮮優惠價和省內包郵活動,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睞,實現了一天下單超過兩百盒的小爆單,成為中秋送禮的網紅手信。
“西樵山?山花餅”。通訊員供圖
同時,景區在國慶前夕首次對外開放——漢字微展館。據了解,展館主要展示中華文字發展的歷史及文字演變過程、紙張的發明歷史和紙張制作體驗、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歷史和活字印刷術體驗等,館內設有漢字發展史展示區、漢字文化互動區、非遺文化體驗區等,讓璀璨的傳統文化再次煥發活力。
同步推出的還有面對親子家庭的西樵山研學課堂,包括自然教育研學課程、古法造紙和活字印刷的非遺研學課程,從自然生態、文化等維度出發,引導孩子發現西樵山自然生態之美,了解漢字歷史,體驗非遺文化,探索西樵山的自然和文化奧秘。
西樵山景區負責人表示,當前,西樵山景區正加快創新提質旅游產品和項目,結合自然生態和研學實踐旅游市場的發展熱度,西樵山積極開發相關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
該負責人表示,西樵山還加快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優化景區自身設備,接下來年底前將對山上精品民宿項目啟動試點工作、南門立體停車樓投入使用等。景區現階段發展重心放在推動旅游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實現“旅游+”和“文化+”的雙鏈互動,盤活西樵山文旅資源,復蘇景區文旅發展,助力打造全域旅游發展引領區。
2020年國慶假期西樵山交通管制措施
為確保國慶假期期間西樵山景區的有序運營,2020年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西樵山景區將實行臨時交通管制及指引,具體如下:
1、西樵山北門入口(登山大道票房)只允許游客步行或乘坐觀光車上山,禁止機動車進入。上山車輛統一由西樵山南門入口(南海博物館旁)進入。
2、車輛從山南入口至大科村路口交匯處為雙向行駛;大科村路口——碧云村——東湖路口——天湖路口——亦有亭——大科村路口按逆時針單向行駛;
前往天湖、寶峰寺和下山的游客請按照:大科村路口——碧云村——東湖路口——天湖路口——亦有亭——大科村口——寺邊村——山南路的線路行駛。
3、一旦山上停車位飽滿,相關管理部門將啟動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禁止車輛上山。自駕車的游客可將車輛停放至西樵山東區停車場、南海博物館停車場、漁耕粵韻旅游文化園以及周邊臨時停車場,再乘坐接駁車或步行至西樵山南門入口換乘景區觀光車上山,亦可從南門步道徒步上山。
上山的游客亦可驅車至白云洞景區,將車輛停放在樵園樓停車場(云門牌坊嶺南文化苑旁)、保齡球停車場、西樵山大酒店停車場、聽音廣場停車場,再沿白云洞登山徑徒步上山或乘坐纜車上山。
4、因交通管制,觀光車實施以下線路運行:10月1日—10月8日北門票房站至東湖票房站往返,南門票房站至四方竹站往返,其他站點暫停運營。
5、西樵山上道路兩旁禁止車輛停放。
禁止1.25噸以上大貨車、29座以上大型客車、拖拉機和客運車輛上山。
交通管制時段:10月1日至10月8日每天早上8:00時至下午17:30。
【南方日報記者】盧浩能
【通訊員】程楚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