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是一座獨具味道的小鎮,因豐厚的沉香文化底蘊和成熟的商業開發,其被譽為“香市”。
沉香是石頭中的“鉆石”。一塊沉香的形成,從種植、折枝、斷根、開香門、采香、育香、理香、揀香、窨香、合香等,需要經過30余道工序。
經過一代又一代香農的改良,莞人已逐漸形成完整而獨特的莞香制作技藝。寮步鎮把沉香做成了融合旅游和商業開發一體的“大產業”。
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是中國首個香文化主題博物館。在這里,市民不僅能了解到莞香樹的生長過程,還能領略中外沉香文化的發展歷程。
以“香”為媒,寮步鎮優化文旅資源,促進文旅工作融合,豐富“美麗鄉村”文化藝術內涵,助力鄉村騰飛。
陳家埔村“又一味醬園”的露天晾曬場,約有200-300個大缸的豆醬和醬油,正在太陽底下晾曬。
“又一味豆醬”的晾曬時間通常在8個月以上,利用日夜溫差,日曬夜露,讓微生物充分進行化學反應。
佛靈湖位于寮步鎮南面,總面積約4000畝,水庫面積約650畝,配有東莞唯一的天然水沙灘游泳場。
佛靈湖區內植被豐富,綠樹青蔥,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沿著常平鎮橋梓村愛蓮湖旁的綠道直走,一座古樸莊嚴的圍門映入眼簾。圍門兩邊對聯上書:地觀橋梓,人愛蓮花。
南宋時期,周敦頤第8代孫周德瑞創立了橋梓村,至今已有700余年。
目前,橋梓村仍保留著一批歷史文物以及古建筑,其中周氏宗祠以及60多間明清嶺南建筑風格的民宅等,均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橋梓村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質為宗旨,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不僅規劃建設了一批鄉村和建筑景觀,還完善了一批環衛設施、公共基礎設施、文化設施等。
謝崗鎮南面村是一條淳樸獨特的客家村,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森林綠化覆蓋率達90%,還有海拔898米的“東莞第一峰”銀瓶山、銀瓶嘴自然保護區、無公害荔枝種植基地、石鼓水庫等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區。
2019年,東莞市空氣質量監測部門監測,在銀瓶山森林公園內一處瀑布附近,曾測得當時東莞富氧含量最高值,因此南面村也一時被稱為“富氧村”。
作為東莞第一峰所在,銀瓶山森林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已逐漸成為附近居民及外來游客前來慢行、野炊、鍛煉的熱門之地。
近年來,謝崗鎮借助創建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區的契機,努力將南面村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生態宜居、高端精品農業、設施配套齊全、農旅融合的美麗田園鄉村。
如今,“東莞第一峰、謝崗銀瓶紅”已漸成區域品牌,廣受周邊游客喜歡。
南方日報記者 張珊珊 韋基禮 劉遠忠 攝影 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