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的鑼鼓點燃了現場的氛圍,各個龍獅團旌旗搖曳,吶喊聲、歡呼聲不絕于耳,參加初賽的隊伍紛紛展現“真本事”,飛躍、翻滾、穿梭等動作炫目精彩……?
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花開流溪”-中國(廣州)從化首屆鄉村文化藝術節——“壹城杯”2020年從化區第三屆傳統醒獅大賽在太平鎮開幕。本次比賽分兩天進行,其中10月31日早上舉行了初賽,11月1日的上午進行決賽和舉辦頒獎儀式。
醒師大賽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本屆傳統醒獅大賽共有20支來自從化全區各鎮街以及廣州市飛揚藝術團、白云區沙田龍獅武術訓練基地的參賽隊伍參加,其中還有不少青少年醒獅隊員參與到比賽中,進一步展現醒獅傳承發展的新成果。比賽設立金獎3名、銀獎3名、銅獎4名、優秀獎10名共20項單項大獎。本屆比賽為傳統醒獅表演賽,注重套路創新設計和編排,包括群獅、單獅和雙獅三個比賽項目。??
據從化區文廣旅體局介紹,本次大賽辦賽有三大亮點:首先,賽事活動契合從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從化本地群眾喜愛的醒獅文化為載體,推動實現文化振興;該活動也是從化首屆鄉村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的重點活動之一,以此帶動相關節慶文化活動深入開展,也有助推動太平流溪津里商圈“夜間經濟”發展。??
其次,賽事活動覆蓋面廣,除了成人醒獅選手參加外,還有不少中小學校的青少年群體積極參與其中。新鮮血液的注入,體現了從化醒獅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此外,賽事活動推行社會力量辦節、共建共享模式,得到了珠江投資公司等企業單位的大力支持,政府與企業、其他社會力量一起參與,共同把醒獅大賽以及相關文化活動辦得出新出彩。??
舉辦賽事促進醒獅文化傳承??
本次賽事活動是從化區以創新、共享、充滿活力的形式,展示從化醒獅的魅力和文化品牌,促進非遺醒獅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弘揚傳承。??
從化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醒獅一直是從化本土的文化品牌,自2018年舉辦首屆傳統醒獅大賽以來,一直受到廣大市民群眾歡迎,帶動了當地醒獅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該區的醒獅是傳統廣東醒獅,屬于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在從化區有深厚群眾基礎,全區五鎮三街的各個行政村落均有醒獅傳承,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時,必有醒獅助興,歷代相傳,長盛不衰。??
鰲頭醒獅是從化區鰲頭鎮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自明代在廣東出現后,一直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傳統的鰲頭舞獅技藝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采青”“入洞”等,尤以“采青”動作難度較高,獨創的一套“獅之出洞睡佛取靈芝”的套路更是獨一無二,寓意為事業更上一層樓、一帆風順等。??
作為獨具特色的傳統獅舞表演,鰲頭醒獅在2011年6月入選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每年代表從化區參與廣東省傳統龍獅錦標賽、廣州市青少年醒獅表演賽等各類省級、市級傳統醒獅比賽,獲得2016年廣東省傳統龍獅金獎、2017年第九屆廣州市工人龍獅表演大賽獲一等獎、2018年第二屆廣州市青少年醒獅表演賽金獎等多個省、市比賽獎項。??
2019年,從化區文化館利用鰲頭醒獅元素,運用舞蹈編排的原創非遺廣場舞《萌獅趣樂》參加“羊城之夏”2019廣州市民文化節——“文明廣州舞動花城”廣州市第四屆廣場舞大賽決賽,獲得了銀獎及最佳風采獎,形成了從化傳統醒獅表演的一道風景線。??
◎金獎:??
廣州飛揚龍獅團:《齊天大圣大鬧盤絲洞》??
良口居委醒獅隊:《無限風光在險峰》??
龍角村醒獅隊:《豬籠入水步步高》??
◎銀獎:??
錢崗村醒獅隊:《獅子活躍采仙花》??
西湖村醒獅隊:《翻山越嶺采靈芝》??
團星村醒獅隊:《雄獅古井尋寶救靈魚》??
◎銅獎:??
白云沙田龍獅武術訓練基地:《雄獅越高峰》??
大氹村醒獅隊:《雄獅智取》??
城南村武術龍獅運動協會:《更上一層樓》??
秋楓村醒獅隊:《金鼓聲聲驅新冠》??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朱偉良
通訊員 劉傅云 林雪瑩 劉展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