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2020世界5G大會圍繞“5G與公共衛生、健康醫療”主題舉辦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中國科學院院士宋爾衛等多位院士、專家就5G時代下的健康醫療發展展開討論。
就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文,聯合組織開展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試點內容將圍繞急診救治、遠程診斷、遠程治療、遠程重癥監護(ICU)、中醫診療、醫院管理、智能疾控、健康管理等8個重點方向。
圓桌論壇。
深入診療應用
技術賦能健康醫療
“5G+智慧醫療展現了重要作用,包括在社區管理、疫情防控與預警、遠程診療等各個方面都離不開它。”11月27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參會視頻中說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描述智慧醫療的具體應用場景:“上車即入院?!彼f,對急救車進行改造后,能夠實時將患者數據回傳到醫院,為患者爭取黃金救援時間。5G技術還可以普及到各個查房終端,實時共享視頻、快速查詢影像學照片等診療數據。
“5G智慧醫療”展區。
此外,智慧醫療能夠推動解決誤診、漏診率高,還可以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流動。宋爾衛舉例講道,例如心臟彩超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一些采集不規范的報告拿到三甲醫院后被告知要重新做,5G機械臂AI心臟彩超檢查系統應用后,可進行遠程會診,提高診斷準確性和均質化;AI細胞學病理閱片則相當于5年經驗的專職篩查員水平,高級別病變漏篩率小于3%。
為什么5G技術讓醫療變得富有“智慧”呢?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從信息技術角度分析稱,5G有三大特點:“高帶寬、低時延、大連接”。高帶寬使用戶獲得的帶寬至少是4G用戶的幾十倍,滿足無接觸的紅外測溫、數據回傳;低延時則使得畫面回傳時間短,曾有醫生在海南通過5G遠程醫療遙控北京醫院的機器手,給患者做手術。
打造樣板示范
建立5G健康管理小鎮
對于目前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列舉一組數據:目前全國已經有900多家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協作覆蓋了所有地市級24000多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的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認為,在智慧醫療的發展中,打造好的樣板向社會推介非常重要。“這一樣本不僅包括醫院,還應當建立5G健康管理小鎮,走進社區?!?/p>
“5G智慧醫療”展區。梁鉅聰攝。
在技術層面,智慧醫療的應用如何實現進一步的創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院長樊瑜波提出建議。
“5G技術使得遠程診療、遠程健康咨詢等變得更加精準和實時,接下來需要考慮如何利用技術升級智能化醫療設備系統,以及實現云計算升級診療精準程度后,‘云’上是否有豐富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模型?!贝送?,樊瑜波認為,遠程與現場的共融、數據共融、決策共融問題需要得到重視,這不僅是科學問題,還有管理等交叉層面的問題。
【見習記者】劉佳榮
【記者】卞德龍
【攝影】梁鉅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