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外貿進出口7.08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下同)下降0.9%,規模占全國22%,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其中,出口4.35萬億元,增長0.2%,已連續4年保持增長,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進口2.73萬億元,下降2.6%。
“廣東穩外貿總體是成功的,也很不容易。”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南方+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第一外貿大省,廣東外貿總量大、加工貿易占比不小,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貿易摩擦沖擊較大,在穩外貿方面有難度、有挑戰。規模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出口正增長,顯示廣東外貿和經濟韌性強,穩外貿政策“組合拳”效應不斷釋放。
廣州港
從出口商品看,防疫物資和“宅經濟”商品出口強勢增長,有力支撐廣東外貿穩定發展。2020年,全省出口防疫物資2278.8億元,增長81.7%。其中,含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增長1倍,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分別增長41.5%、35.8%,出口電腦及其零部件等增長9.2%。以上兩類商品合計拉動廣東出口增長2.9個百分點。
作為廣東外貿第一大主體,民營企業帶動作用突出,2020年進出口3.9萬億元,增長5.5%,占廣東外貿比重提升3.3個百分點至55.1%,拉動全省外貿增長2.8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79萬億元,下降7%;國有企業3748.2億元,下降10.7%。
貿易方式結構也持續優化。2020年,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3.63萬億元,增長3.5%,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51.2%,占比較上年提升2.2個百分點。新業態快速增長,其中保稅物流進出口1.1萬億元,增長6.4%;市場采購出口2944.5億元,大幅增長23%。此外,加工貿易進出口2萬億元,下降13.3%。
從貿易伙伴看,東盟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重回第三大貿易伙伴。2020年,廣東對東盟進出口1.09萬億元,增長6.5%,東盟超越香港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期,對中國香港進出口1萬億元,下降8.8%;對美國、歐盟和中國臺灣進出口分別增長4%、1%和7.9%。此外,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76萬億元,增長2.3%。
省內良好市場需求為擴大進口提供有力支撐。2020年,廣東集成電路進口8838.2億元,增長7%;天然氣、煤、鐵礦砂等資源類商品進口量分別增加29.5%、11.9%和8%;肉類、糧食等農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78.9%和44.1%。
海關分析指出,2020年,廣東進出口總體保持平穩,外貿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展望2021年,世界經濟有望復蘇帶動貿易增長,國內經濟恢復平穩增長也給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2021年廣東外貿高質量發展將取得新的成效。
【記者】陳曉 昌道勵
【通訊員】陳琳 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