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收官之年,也是“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兌現對黨和國家承諾的一年。為全力服務脫貧攻堅,農發行廣州市番禺支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對扶貧帶動效益好的優質客戶,加大信貸支持和服務力度,搭建合作平臺、開辟“綠色通道”,減費讓利,大力支持廣東海大集團及其旗下子公司廣州益豚豬業投資有限公司精準、深度參與產業扶貧、技術扶貧和就業扶貧,扶貧成效顯著,社會效應突出。2020年11月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聯合表彰百家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廣東海大集團作為全省僅有的兩家受表彰企業之一因扶貧成效突出獲此殊榮。此外,海大集團憑借“造血式”的“五元賦能”精準扶貧模式,榮膺“精準扶貧年度典范企業”大獎,海大集團的精準扶貧案例,更成功入選《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
一、創新模式,搭建產業扶貧平臺
為切實落實“萬企幫萬村”要求,農發行番禺支行加強動員、系統部署。一是積極搭建合作平臺,精準篩選優質企業。廣東海大集團是一家國家級農牧業龍頭企業,行業排名靠前,因此遴選確定了廣東海大集團及其旗下子公司廣州益豚豬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重點支持的示范企業,加大工作推進力度。二是創新模式,加大政策傾斜支持。為達到精準扶貧的成效,該行創新搭建了“銀行+企業+生豬養殖+貧困戶”精準扶貧平臺,并在信貸資源配置、辦貸流程、減費讓利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在投放貸款和融資融智方面均給予企業更多支持。
二、全力以赴,力促扶貧項目落地
為了引導廣東海大集團深入參與萬企幫萬村、東西部協作扶貧事業,農發行番禺支行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組建大客戶服務團隊。支行行長多次帶隊深入該集團積極宣傳扶貧政策,宣傳農發行是扶貧的銀行,是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尋求契合點。了解到經過多年探索,海大集團正在由飼料加工型企業向農業全產業鏈進軍,已走出一條造血式的產業扶貧新路徑——“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以產業鏈、產業園、基地、互聯網、金融五大元素賦能貧困戶,助力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提檔升級。了解企業已確定2022年年出欄500萬頭生豬的養殖目標,為其“量身定制”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產業扶貧+生豬養殖”。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打出信貸產品組合拳,積極為企業提供固定資產、流動資金、本外幣一攬子信貸資金支持,并執行優惠利率,讓利企業,吸引貸款企業走上精準扶貧道路。近兩年來,該行累計向該集團發放用于購買飼料原材料的流動資金人民幣貸款24億元,辦理用于進口飼料原材料的貿易融資7084萬美元。為廣州益豚豬業投資有限公司申報獲批新建養豬場扶貧固定資產貸款項目2個,金額13.57億元。新建養豬場位于貴州都勻、廣西賓陽、貴港、欽州、湖北宜城、湖南岳陽等中西部多個貧困地區及省內相對貧困村較多的英德、恩平等地,截至2021年1月29日,已發放扶貧貸款11.07億元。為廣州益豚豬業投資有限公司申報獲批流動資金扶貧貸款7.8億元,目前,首筆2億元扶貧貸款已完成發放。在辦貸過程中,該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優勢,讓利于企、服務于民,根據“扶貧貸款給予企業100BP的首年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整體優惠+首年優惠”的信貸支持。2020年3月份至今,該行優惠讓利共為企業節省成本超100萬元,最大限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企業深度參與扶貧事業。
三、不忘初心,產業扶貧結碩果
近兩年來,農發行番禺支行在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帶動支持廣州益豚通過增加貧困戶土地流轉收入、吸收貧困戶到養豬場就業累計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120人,此外通過技術幫扶、公益幫扶、“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委托代養等模式帶動貧困戶增加穩定收入,預計惠及4000多個貧困家庭。幫扶模式下的委托代養,能有效解決農戶缺技術、缺資金的養殖困境,拓寬農戶生產經營渠道、增加農戶收入。以每戶年出欄400頭為例,預計可以為每個貧困家庭帶來凈收入8萬元,有效帶動了中西部省份及省內4000多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社會效益良好。
該行負責人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和幫扶力量,攜手貸款企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袁野 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