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集團“碰瓷”新疆棉花,背后藏著何種“魑魅魍魎”?BCI是什么來頭?怎樣看待西方國家近期在涉疆問題上的密集發聲與造謠傳謠?中國外交部已在多個場合反復澄清事實和真相,為何西方部分政客和媒體對此視而不見?未來中歐關系如何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連線知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資深媒體評論員、吉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孫興杰進行解讀。
所謂“強迫勞動”完全子虛烏有
“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西方一些勢力打‘新疆牌’的又一場拙劣表演?!苯馉N榮認為,H&M集團“碰瓷”新疆棉花,折射出了西方世界出現泛政治化的趨勢。這其中,既包括“議題的泛政治化”,也包括“機構的泛政治化”。金燦榮指出,無論是涉疆話題,還是涉藏、涉港話題,以前國外反華勢力在借助中國內政問題對中國進行滋擾破壞時,大多是從政治、民族等議題出發,但現在轉移到經濟層面了。另一方面,以前主要是少數政客、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熱衷炒作涉疆話題,但如今有些商業集團、行業協會也參與其中。
“勞動者權益保護在歐美是一個敏感的核心議題,很多國際貿易協定中都有這方面的要求?!睂O興杰表示,“強迫勞動”在國際法中屬于一個性質非常惡劣的概念,屬于國際社會公認的不人道行為。在他看來,西方一些政客不遺余力地炮制和傳播新疆地區所謂“強迫勞動”的假消息,背后有其險惡用心。
孫興杰指出,紡織品是基本的生活和生產物資,而新疆是中國最主要的一個產棉區,一些西方勢力妄圖以所謂“強迫勞動”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打壓中國有關方面和企業,阻斷中國紡織業快速發展的勢頭,進而為接下來打壓中國經濟造勢。
對此,金燦榮列舉了一組數字:上世紀80年代棉花收獲季節,新疆要接待近70多萬內地農民進行采摘。到2020年,這個數字銳減至12萬左右,只有原來近1/6?!半S著采棉機、無人機等設備的普及,新疆棉花生產已實現高度機械化,不再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工作機會少、報酬高,市場競爭很激烈,哪里還需要強迫勞動?!彼麖娬{,所謂新疆地區存在“強迫勞動”現象,實質上純屬謠言。
“即使是在過去,新疆棉花主要是河南、四川一帶的棉農進行種植采摘,比較少有當地少數民族參與。”金燦榮指出,所謂中國政府針對維吾爾族的“強迫勞動”說辭,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站不住腳的。
“雙重標準”背后是霸權主義思維
在H&M集團的聲明中,提到了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這是一家注冊于2009年的非盈利的國際性會員組織機構,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會員包括棉花種植單位,棉紡織企業和零售品牌。正是因為該組織的一份聲明,導致一些海外企業站隊,選擇抵制新疆棉花。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就在本月初,“BCI良好棉花”微信公眾號曾發文:近期BCI上海代表處收到之前部分新疆執行合作伙伴的問詢函,在此鄭重申明,BCI中國項目團隊嚴格遵照BCI的審核原則,從2012年開始對新疆項目點所執行的歷年第二方可信度審核和第三方驗證,從未發現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然而,BCI上海代表處經多渠道審核作出的這項結論,并未得到BCI總部的采納。
多位觀察人士指出,BCI總部在推進所謂“調查整改措施”過程中,援引了大量不實信息,使得所謂“調查”的真實性、客觀性存在重大瑕疵,所謂“強迫勞動”不過是一種無知且惡意的臆想。
梳理BCI的歷史不難發現,它實際上是在美國與瑞士的資金支持后才逐漸發展壯大。對此,孫興杰指出,H&M等海外品牌與BCI等行業性組織,憑空捏造謊言,其實是慣用伎倆?!八麄儾粩嗳コ醋髂硞€話題,使之成為國際輿論場的熱點,妄圖以此脅迫中國,這是部分西方國家對外政策中一貫的路數?!睂O興杰說。
孫興杰認為,美國對華打“新疆牌”背后的心理絕非是單純的“雙重標準”,實則是要把新疆作為遏制中國發展的一個棋子,以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
展望未來,金燦榮認為,中國和美國、歐洲在所謂“新疆問題”上的交鋒,可能是會進入到一個比較長的博弈時期?!皬闹皩θA貿易戰結果來看,西方國家意識到經濟制裁對于中國未能產生足夠影響,于是選擇在人權問題上做文章?!彼f。
此次若干國際服裝品牌商發表聲明禁用新疆棉花產品,將對新疆地區發展帶來哪些影響?“總體而言,對我們造成的損失不大。”金燦榮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一紡織品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棉花生產國,新疆棉花的質量非常好,中國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和巨大的消費潛力,抵制新疆棉花的圖謀絕不會得逞。
南方日報記者 龔春輝 錢明雅 統籌:謝慶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