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體育培訓處于監管“真空地帶”,沒有相應法律保障。眾多培訓機構只是在工商部門注冊為教育咨詢企業,未納入教育部門監管,教學內容無人評估監管。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沒有一個統一的準入門檻,教練員資質水平良莠不齊。
——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
帶孩子去體能館上課,沒想到任教老師居然是沒什么體育特長的前同事,面面相覷尷尬之余,姚女士瞬間有了退課的念頭。國家對青少年體質的重視以及家長觀念的改變,讓校外體育培訓行業發展逐漸進入快車道。2020年普華永道體育行業調查報告稱,青少年體育將會是下一片藍海。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蓬勃發展,驚喜很多,也有亂象,如沒有統一的準入門檻、體育教練資質存疑、規范監管仍處于真空地帶等。
教練資質
“一線城市健身教練月入1.5萬”
姚女士的個案并不是偶然。南都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繁榮的少兒體育培訓市場背后,確實存在著極大不確定性。通過在網上搜索“少兒健身教練培訓”,記者聯系到了一家培訓機構,咨詢少兒體育教練培訓事宜。
在表明沒有任何健身、從業基礎后,課程顧問熱情地表示,零健身基礎、零從業基礎都沒問題,最快一個月可以速成?!鞍凑諅€人要求不同,我們的課程從一個月到三個半月都有,費用從幾千塊到兩萬多,看你選擇哪種套餐。”見記者有疑慮,該課程顧問隨后推薦了為期一個月的高級課程,費用是7388元,包括如籃球、羽毛球等的專項學習。“可以先試著學一個月,你就可以拿到證書了,能去跟少兒相關的運動場館應聘。”該課程顧問進一步鼓動報名,她表示,根據城市服務業高薪榜顯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健身教練以15225元的薪資位列第二位?!斑@個行業前景非常好,現在市場非常缺教練,一畢業就可就業,可以無縫銜接?!?/p>
“跑得快,跳得遠不一定會教”
“我們在籌建培訓公司的同時,也發現其實師資是一個硬傷?!笔Y先生是一名資深的體育愛好者,近兩年一直在關注校外的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今年初,他終于完成了市場調研,準備扎身進去了。
蔣先生坦言體育培訓行業門檻低。“有些教練雖說跑得快、跳得遠,但他們不一定會教。比如體院的學生,他們體育成績絕對是沒問題,但教學水平如何值得商榷?!笔Y先生稱,自己的女兒受益于體育,目前體育競賽成績和學習成績都在班上名列前茅?!拔乙恢眻孕胚@一點,體育培訓行業中,堅持把教育性放在第一位非常重要。”
蔣先生認為,“體育育人絕對不僅是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對人格的教育,如拼搏精神、吃苦耐勞、團隊意識、意志毅力等?!?/p>
蔣先生表示,現在提倡體教融合,讓所有孩子都能參與比賽,體育的育人作用才會全部發揮出來,孩子就能體會到體育的真正魅力,才能對運動產生依賴、興奮。機構只有這樣去設計,才能做到超出客戶的體驗,才能衍生出更多的商業機會。
市場需求
廣體就業率超95%近四成當中小學體育老師
誠然,市場上對體育培訓師資確實非常渴求。
國家政策的引導,教育部門和學校對體育的重視,體育培訓行業不斷向好,這都為體育生的就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廣州體育學院招生就業處負責人介紹,不論是教育類行業還是體育產業,對體育類畢業生的需求都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對體育教師的招聘每年都在遞增,中小學體育教師成為近幾年本科體育類畢業生最青睞的職業。
據介紹,廣體2020屆本科、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率分別為95.5%、95.4%,絕大多數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就業率較高的專業是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體工隊)、舞蹈學、休閑體育(高爾夫)、學前教育、運動訓練(體育藝術學院)(均為100.0%)。薪資方面,2020屆本科、碩士畢業生的月收入分別為5736元、7333元;月收入較高的專業是運動訓練(體工隊)(7189元)、運動訓練(足球學院)(6530元)。
招生就業處負責人表示,2020年廣體有37.5%的畢業生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其次是文化體育產業、體育產業管理、體育經濟、體育傳媒等體育衍生產業,為體育類畢業生提供了新的崗位機會;其中,2020年有18.8%的畢業生從事文化體育行業。職業培訓、醫療保健、運動康復治療等行業分別在學校畢業生的職業選擇上占據10%左右的比例。
“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范圍更加廣泛了,但是重點仍然聚集在體育教育和體育培訓行業,畢業生更加愿意選擇去體制內的教育行業和行業龍頭企業就業?!?/p>
行業規范
未納入教育部門監管機構教學內容無人評估
2020年10月,教育部發布重要信號:“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這意味著青少年體育開始在體育市場嶄露頭角。
2020年普華永道體育行業調查報告中表示,青少年體育為體育培訓行業與消費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據預測目前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市場規模達近3000億元,隨著中考體育地位的躍升,預計這一市場規模有望迎來數量級擴張。
根據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顯示,大中城市中參加各類體育培訓的青少年比例為74.1%,除了傳統的體育項目外,馬術、帆船、擊劍、賽車等高端體育運動也開始在國內興起,高端體育項目培訓也有規??捎^的市場尚待挖掘。
“如此龐大的體育培訓市場空間,要進一步升級,行業規范絕對少不了?!睆V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表示,青少年體育培訓處于監管“真空地帶”,沒有相應法律保障。眾多培訓機構只是在工商部門注冊為教育咨詢企業,并未納入教育部門監管,教學內容無人評估監管。
“國內的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準入門檻,教練員的資質水平良莠不齊。不解決這些問題,就無法保障學生和家長的利益。”該負責人同時表示,體育培訓行業的規范化遲早會來到,辦學資質、教師資格、風險防范、收費周期、資金監管等缺一不可,哪個校外機構能搶先做到這一步,將來在競爭中就容易脫穎而出。
采寫:南都記者梁艷燕孫小鵬通訊員莫虔
攝影:南都記者馮宙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