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相關單位推出《掃碼消費行業自律承諾》,要求企業不強制或變相強制消費者關注商家公眾號,提供人工繳費及掃碼繳費等多種服務方式,收集消費者信息遵循合法、正當、必要性原則等。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南都民調中心近期發起問卷調查,并于5月18日發布《掃碼消費安全公眾意見調查報告(2021)》,報告顯示,九成受訪者認為掃碼消費便利,餐飲行業是主要應用場景;八成受訪者在乎掃碼消費安全性,但常遇到消費體驗差和信息保障不安全等問題,包括重復掃碼、下單系統不穩定、強制掃碼、商家強制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在63.84%的受訪者看來,商家要承擔信息泄露的主要責任,各有半數受訪者認為商家不應獲取消費者電話號碼和證件信息;超六成受訪者希望商家同時提供人工服務和掃碼方式。
餐飲消費是主要掃碼場景
掃碼消費滲透到生活各方面,其便利性如何?調查數據顯示,九成受訪者表示掃碼消費便利。從不同掃碼消費場景來看,受訪者認為在餐廳掃碼點餐與埋單的便利性最高,占比95%以上。從不同年齡段來看,80后、90后、00后受訪者認為掃碼消費便利的比例均占六成以上,70后占五成,60后占四成。越年輕的群體越認為掃碼消費便利。
既然如此便利,大家一般在哪些場景下掃碼消費?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餐廳點餐與埋單、掃碼買菜、租賃共享單車或共享汽車,是受訪者掃碼消費最主要的場景,各占五成以上。其他各消費場景選項,亦有不同程度的占比,如掃碼購物(30.9%)、掃碼住酒店(20.27%)、掃碼就醫(14.91%)等??梢姃叽a服務已普遍滲透到公眾的生活里。
八成受訪者重視掃碼消費安全性
掃碼消費的便利性如此之高,消費者在乎安全性嗎?調查結果發現,八成受訪者表示在乎掃碼消費安全性,其中80后、90后受訪者更為重視。90后成女士透露,掃碼消費的確很便利,在有二維碼支付的場合下,她都會優先選擇掃碼消費,但同時她也重視個人信息安全。比如,在掃碼過程中,她會留意是否被要求授權或填寫個人姓名、電話,還有極個別情況要求填寫個人地址、身份證等信息。比如,在掃碼過程中,她會留意是否被要求填寫個人姓名、電話、個人地址、身份證等信息,如果不確定授權后的個人信息流向,她會對掃碼消費尤為謹慎,可能會取消授權操作。
調查顯示,雖然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掃碼消費很便利,超七成受訪者表示掃碼消費安全,但在實際操作中也遇到不少問題,集中在消費體驗和信息保障方面。消費體驗問題,主要體現在“重復掃碼,影響消費體驗”“下單系統不穩定,使用體驗差”,分別占比44.15%和43.86%,還有36.35%受訪者表示遇到過“商家強制要求掃碼消費,拒絕人工服務”。而信息保障方面,34.11%遇到過“強制要求授權讀取個人信息,否則不能消費”,25.44%的人遇到過“關注公眾號才能使用,頻繁推送營銷信息”,更有21.15%在掃碼過程中被辦理會員。
最不愿泄露電話、證件信息
雖說不少人認為掃碼消費很安全,但事后經常會遇到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如陌生人微信騷擾、營銷電話短信不斷等。針對該類問題,多數受訪者認為個人信息泄露主要是商家的原因,占63.84%,其次是平臺,占56.43%;也有46.88%的人認為更多是自己的原因導致個人信息得不到安全保障。
實際生活中,課題組發現不少消費場景均需要消費者授權提供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碼、微信賬號、支付寶賬號、位置信息、電子郵箱等,尤其是手機號碼,當前多數消費場景的注冊登錄都離不開手機號碼,有些還需要提供身份證、真實姓名等,也須授權個人信息才能消費。而對于個人信息的去向,不少人也心存好奇和擔憂,95后王女士反映當前不少應用對個人信息的用途不透明,她比較擔心信息販賣的問題。實際中,不少新聞報道也提及許多手機應用會將用戶個人隱私授權給第三方使用,用以廣告推銷、分析用戶數據等,存在泄漏消費者個人隱私的信息安全隱患。
對此,關于商家不應收取哪些個人信息的討論,有55.95%的受訪者認為商家和平臺不應收取電話號碼,其次是證件信息,占52.73%,另外也有不少受訪者較為介意商家、平臺獲取自己的網上登錄賬號、位置信息和通訊錄等,分別占52.14%、48.25%、42.88%。
過半受訪者建議勿輕易泄露信息
針對上述所談問題,問及受訪者對規范掃碼消費有何建議時,64%的受訪者認為掃碼不應成為消費單選題,希望商家同時提供人工和掃碼兩種選擇,00后杜女士就呼吁拒絕強制掃碼,希望給老年人等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掃碼消費的人群多一些人文關懷。有54.87%的受訪者則希望消費者自身要增強信息安全意識,切勿輕易泄露個人信息。80后梁女士認為掃碼消費已成大勢所趨,大家在順勢而流的同時,應該更加重視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主動提高防范意識。另外,還有53.61%的受訪者建議平臺、商家不得強制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杜女士表示,一次性消費需要獲取個人信息的情況不太合理,消費者應該有權在拒絕授權個人信息的情況下繼續完成消費,過程也更應透明規范,少些彎彎繞繞。
除此之外,不少受訪者在采訪中也表達了自己對于掃碼消費的建議。00后李先生坦言掃碼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彈出來的詐騙小廣告,讓人防不勝防,他希望平臺不要再彈出誤導性強的小廣告,避免用戶上當受騙;95后王女士則反映她比較擔心信息泄露而導致信息的販賣問題,她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出臺監管措施,加大管控力度,規范掃碼消費的信息安全問題,她不太相信商家、平臺會真正為消費者的信息安全著想,包括主動、公開、透明、坦誠地告知消費者個人信息去向,以及做好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障,所以行業監管需要及時跟上。
調查概述
本次調查時間為2021年4月20日至5月8日,通過網絡問卷與線下走訪結合的方式,回收1026份有效樣本。
1026位受訪者中,男性占57.6%,女性占42.4%。從受教育程度看,40.55%的受訪者為本科,26.41%為大專,22.42%為高中及中專,5.95%為研究生及以上,4.68%為初中或以下。從年齡段來看,68.91%的受訪者為80后、90后,其中,90后占40.74%%,80后占28.17%,70后占12.18%,00后占11.5%。
消費輿情與公眾生活研究課題
消費生活監測榜第84期
項目出品:南都民調中心
項目監制:謝斌 張純
項目主持:南都研究員 謝小清
項目執行:南都研究員 謝小清 麥潔瑩 涂長芳 實習生 鄧衛東 陳紀攸 黃智慧 鄧鳳萍 吳宇濤 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