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5月18日電(王華 劉津津)連日來,廣州相繼發布“家門口的紅色學堂”名錄和首批展覽活動清單,盤活“紅色資源”、用活“紅色教育”。
“家門口的紅色學堂”名錄包括:21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8112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83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3個國防教育基地。其中三分之一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集中在越秀區,其他均勻分布全市各區。
這些革命文物跨越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新中國成立百年歷史長河,既有烈士墓、陵園、紀念碑、故居、舊址、紀念堂等,也有票據、手稿、書籍、刊物、武器、紀念章、歷史照片、生活用品等類型。它們見證了近代以來廣州人民抵御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獨立和爭取人民自由的英勇斗爭,勾勒出近代以來廣州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體現了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特殊地位。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今年建黨百年,廣州以發布“家門口的紅色學堂”名錄為序,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和主題活動。
“家門口的紅色學堂”2021年首批展覽活動清單,來自30多個紅色革命遺址、黨員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有關單位,共61項活動。其中19場展覽既有紅色歷史、革命傳統教育主題,也有“學黨史、看變化、贊成就”主題,還有42場儀式類、體驗類、互動類主題學習教育活動。
當中包括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將舉辦“頌歌獻給黨:廣東民間工藝中的紅色經典”展;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將舉辦全國唯一以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創生及其發展歷程為主題的工人運動專題展覽;廣州起義紀念館舉辦“廣州起義陳列”等等。通過文物長卷再現建黨百年跨越時空的崢嶸歲月,追憶革命先輩篳路藍縷的艱苦奮斗歷程,讓黨員群眾更好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據悉,接下來,廣州市還將分批發布不同時間段的紅色學堂展覽活動清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