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2021年上半年廣東經濟運行簡況顯示: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57226.31億元,同比增長13.0%,兩年平均增長5.0%。
從主要經濟指標看,主要呈現這么幾個特點:主要農產品生產穩定(春收糧食產量同比增長0.6%);制造業持續恢復(同比增長18.5%);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5.8%);餐飲收入復蘇(同比增長47.5%);進出口持續較快增長(同比增長24.5%);新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增加值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整體來看,上半年廣東經濟發展穩中向好,處于正常預期水平,態勢很好,特別是重點產業發展指標穩定?!睆V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建議,下半年,廣東要抓住經濟恢復的趨勢,繼續發力投資、發展高質量平臺、促進產業升級和制度創新,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57226.31億元,同比增長13.0%,兩年平均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063.85億元,同比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2267.19億元,同比增長15.7%,兩年平均增長4.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2895.26億元,同比增長11.6%,兩年平均增長5.7%。
農業生產平穩,農產品供應有保障。
上半年,廣東主要農產品生產穩定。春收糧食產量64.6萬噸,同比增長0.6%,春收糧食面積增長1.0%。
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同比增長2.3%,園林水果產量增長3.6%,茶葉產量增長12.7%,禽肉產量增長5.1%,豬肉產量增長42.7%,水產品產量增長5.4%。生豬產能恢復良好,二季度末,生豬存欄2037.11萬頭,同比增長42.2%,比一季度末提高5.9個百分點,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191.43萬頭,增長26.7%。
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制造業持續恢復。
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兩年平均增長5.3%。行業恢復態勢良好,40個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個行業兩年平均增速正增長。
制造業生產穩步恢復,增加值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4.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特別是支柱產業穩定增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0%、31.1%、24.4%。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在新能源汽車、醫藥制造等新興領域,以及裝備制造領域,與江蘇、上海等省市相比,廣東省亟需精準發力,加快產業鏈完善和升級,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形成新的規模效應。
傳統產業也在逐步恢復。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5.4%、24.0%和18.1%,兩年平均分別增長6.7%、1.8%和5.1%,增幅比一季度分別提高2.5個、1.4個和1.6個百分點。
百強企業保持穩定,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6.0%。產品產量增長面穩定,全省在產產品產量增長面81.7%,其中25種產品增速超100%。
在制造業穩定恢復性增長的背后,是信貸供給合理充裕,為廣東制造業提供重要支撐。
6月末,廣東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5%,其中制造業單位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6.1%,占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比重42.5%,比上年同期提高9.3個百分點,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本外幣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1.7%。
與此同時,服務行業也在持續復蘇,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1%,兩年平均增長10.3%。
從具體行業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1%,兩年平均增長14.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增長32.5%,兩年平均增長9.5%。
交通運輸穩步恢復,貨運量同比增長26.8%,兩年平均增長4.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客運量兩年平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2.8%,兩年平均增長7.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廣東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7.7%。制造業投資結構優化。
一方面,基礎設施投資穩步回升,兩年平均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2個百分點。補短板投資力度持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0.8%、52.9%和0.8%,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4.5%、39.6%和17.1%。
另一方面,工業投資較快恢復,同比增長24.5%,兩年平均增長7.2%,增幅比一季度回升4.7個百分點。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勢良好,同比增長22.4%,兩年平均增長10.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2.3個百分點;其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0.9%,兩年平均增長27.8%。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平穩,投資額同比增長9.9%,兩年平均增長6.1%。
上半年,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3.8萬億元,同比增長24.5%,兩年平均增長7.5%。
對于廣東這樣的外貿大省,這樣的表現殊為不易。特別是上半年在鹽田港等重要港口因疫情影響出現擁堵的情況,廣東外貿交出了很不錯的成績單。
其中,出口2.3萬億元,同比增長26.9%,兩年平均增長7.7%;進口1.5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兩年平均增長7.1%。一般貿易進出口較快恢復。
廣東外貿進出口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貿易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
上半年,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7.4%,占進出口總額比重52.6%,比一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0.4%。工業出口保持穩定,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2.7%,有出口的37個大類行業中,29個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正增長。
謝來風認為,廣東需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在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加大生產和技術投入,盡快占領全球市場。其次,在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上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和加快通關改革,以滿足國內外消費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
在消費方面,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廣東整體市場銷售增速穩定,餐飲收入保持復蘇態勢。
上半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9.6%,兩年平均增長1.4%。
從城鄉看,農村市場恢復快于城鎮,零售額同比增長24.1%,兩年平均增長2.6%;城鎮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19.2%,兩年平均增長1.3。
分領域看,餐飲收入好轉,同比增長47.5%,兩年平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9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同比增長17.2%。石油及制品類零售繼續改善,同比增長24.7%,兩年平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回溫還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日常消費趨于穩定。煙酒、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9.7%和16.0%,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0.3%和11.6%。文體娛樂消費旺盛,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54.4%,兩年平均增長25.4%,增幅比一季度回升5.9個百分點;書報雜志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5.4%,兩年平均增長16.8%。
其二,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持續較快增長,金銀珠寶類、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2.3%、36.7%。
謝來風建議,廣東需要在一些新興消費業態培育、消費場景打造、高質量商品上花功夫,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同時,進一步瞄準年輕一代消費需求,推出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
日前,根據商務部消息,廣州被列為全國五個培育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唯一非直轄市的城市?!斑@能夠帶動廣東省增加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吸引集聚國際品牌,培育發展新興消費,加快全省消費轉型升級。”謝來風說。
在消費回溫的背后,是居民的收入提升。
上半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4元,同比增長13.6%,兩年平均增長7.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7元,同比增長12.8%,兩年平均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0元,同比增長16.1%,兩年平均增長9.1%。
此前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從收入來源看,今年上半年,廣東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6012元,增長13.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7.8%。
與此同時,財政收入也穩步增長。
上半年,廣東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76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兩年平均增長5.3%。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2.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0.92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民生類支出同比增長11.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69.7%。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大宗商品上漲等因素帶來的成本壓力,廣東不僅穩住了經濟基本盤,更不斷發展新經濟,孕育新動能。
上半年,廣東新經濟增加值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4.8%。
從產業集群的角度來看,也是可圈可點:戰略性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全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共有企業16.12萬個,實現增加值2.22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8.8%,比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
工業新動能較快增長。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兩年平均增長5.0%;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兩年平均增長4.2%。部分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2.4%、88.4%、230.8%。
新模式新業態持續向好。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6%,兩年平均增長23.4%;網絡購物帶動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5.3%,實現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3%。
新基建投資增勢強勁,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投資同比增長151.8%,兩年平均增長50.0%。
【記者】王彪
【實習生】吳向娟
【通訊員】周媛媛 徐可
【統籌】黃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