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高起點謀劃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3%。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以及制造大市,東莞被寄予厚望。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攝影:潘暢)
梳理發現,《規劃》列出的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多個未來產業中,19個重點產業將東莞作為布局城市,包括9個支柱產業集群,10個新興產業集群。
《規劃》為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描繪了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空間布局。這10個戰略性支柱產業包括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除智能家電外,其余九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均在東莞有所布局。其中,東莞是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核心布局城市,綠色石化、 汽車、先進材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的重點布局城市。
《規劃》重點謀劃發展的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與增材制造、數字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未來產業包括衛星互聯網、光通信與太赫茲、干細胞等。從“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來看,全部產業均在東莞有所布局。其中,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為核心布局,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其余8個為重點布局。
相關鏈接
5大產業將東莞列為核心布局城市 東莞這樣做好重點產業發展規劃
《規劃》中,將東莞作為了五大重點產業的核心布局城市,分別是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前沿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
這五大產業是東莞優勢產業,《規劃》對東莞的相關產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和方向,而東莞也將繼續發揮原有優勢,做優做強。
新一代電子信息
今年的東莞市政府“一號文”提出,到2025年底,形成萬億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并在臨深片區塘廈鎮加速布局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致力將產業基地打造成為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就地轉移轉化、促進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實現深莞高品質聯動發展的合作試驗示范區。
軟件與信息服務
為了做大做強數字產業,東莞選址水鄉功能區打造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產業基地,重點圍繞5G產業、工業互聯網,大力建設5G基礎設施,積極開展5G技術應用場景試驗,打造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聚集區。
前沿新材料
《東莞市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提出,到2025年東莞新材料產業產值總規模要超過2000億元。依托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強大的科研與成果轉化能力,東莞在松山湖東部工業園建設東莞新材料產業基地,為新材料產業發展送上“空間+基金+政策+服務”的產業培育發展體系。
新能源
東莞布局水鄉片區為新能源產業基地,聚焦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構建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新體系,著力打造成為燃料電池汽車關鍵基礎零部件產業集群。
現代輕工紡織
東莞出臺《“3+1”產業集群培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聚焦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和家具三大優勢傳統產業,集聚資源、統籌布局、培育生態、做強主體、提高產業發展質量。
(作者單位:東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