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合肥市師范附屬第三小學,輪滑社團的同學們在訓練。合肥市全面落實“5+2”模式,打造多彩課后服務。新華社發
“雙減”進校園,這是一個不一樣的開學季。
校外培訓機構退潮,校內課后服務跟上,校內減負有了更多要求……開學后,不少家長和教師都再次感受到“雙減”帶來的教育變革。
在此輪“雙減”浪潮中,“雞娃”被叫停了嗎?家長焦慮減少了嗎?教育“內卷”有緩解嗎?南都記者采訪了來自全國多地的家長和教師,講述他們如何重新規劃日常生活的節奏,如何在變化之中盡力理性應對各自的教育困境。
“只有期末考試,老師頭疼,家長焦慮”
劉雨
北京某區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
開學第一天,可能是“雙減”以來,北京某區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劉雨感受最深刻的一天,甚至可以說有點“措手不及”。這天一早8點前,劉雨就在班級等學生進校了,一直到下午3:30,除了印資料、上廁所、喝水,基本都在班里帶學生開展開學日活動。
原本當天下午3:30就放學了,但北京市教委明確,新學期上課時間調整為8:20,放學時間為17:30。年級組考慮到班主任跟班一天很疲勞,所以下午3:30-5:30的課后服務由其他任課老師承擔。
劉雨說,其實“雙減”之前,學校也提供課后服務,主要分為社團活動、選修課程和課業輔導三種類型。通常老師們會在第一周統計家長和學生的報名意愿,課后服務想要選擇哪天?上什么樣的課程?家長用小程序報名,如果報錯了或者需要調整,溝通協調形成最終的課后服務表,第二周正式開始。由于統計工作還未完成,這天的課后服務主要是課業輔導。
以前課后服務都是學生自愿報名,如果愿意在校外接受輔導,下午3:30就可以放學。但現在如果學生不能在學校接受課后服務,家長需要遞交申請。班里共有31個孩子,開學第一天只有4個申請下午3:30放學回家,剩下28個都留到5:30。
“雙減”政策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新學期老師布置作業就要互相協調。為此黑板上專門劃出了一塊作業布置板。如果是中學,考試科目不止三門,但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劉雨解釋,“這意味著,很有可能今天雖然上了我的課,但是因為其他學科老師要布置作業,如果超時我就要協調第二天再布置作業?!?/p>
北京“雙減”落地要求教師輪崗,劉雨說她其實不想去。因為在參加學校一個課題,大概是兩年時間,如果貿然調崗,課題怎么開展?在學校還有想做的工作,有想研究的問題,調崗會不會不利于老師個人的職業發展?到了新學校,老師需要適應新環境,新的校園文化、教育理念,要重新與家長、學生磨合,這是一個挺大的考驗。如果能留在目前的學校當然好,但實在要轉崗,那也沒轍,只能去適應。
劉雨說,現在孩子的負擔確實減輕了,至少從學校方面是這樣,課時減少,增加體能訓練,培養綜合素質。但“雙減”是給學?;蛘呓處煯嬃艘粋€框,老師現在知道邊界在哪里,但具體框里應該是什么樣子,如何去實現,大家都很迷茫。學校的規章制度、管理方法、教學標準可能都需要重新制定,怎么做到既不觸碰底線,又能兼顧教學質量,還能保證老師的身心健康,真正形成一個成熟的方案,還需要時間。
“孩子暑假查出近視,我把輔導班取消了”
張莉
北京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
開學后,北京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張莉感受最大的是孩子到校時間比原來晚了一些,以前是7點半,現在是7點50分到8點之間,上課時間是8點20分。張莉申請早一點到校,大人要趕著去上班,孩子可以在學??磿部梢詫懽鳂I,班里好幾個同學都申請早到。
9月1日,學校沒有上新課,只開展安全教育。下午3點半放學后,由老師守著孩子寫作業,孩子五點半回家,作業在學校已基本完成。以前孩子是4點半放學,去托管班吃飯,再回家寫作業,現在不用報托管班花錢了。
“雙減”后,學校下午3點半到5點半是課后服務時間,原來學校也提供課后服務,家長在App上選課,有手工、魔術、戲劇,后來因為疫情取消。張莉說“現在開設什么課程還不清楚?!?/p>
新政規定小學只有期末考,對孩子學校其實沒什么影響,以前就只有期末考試,沒有排名,不會公布成績,老師最多會說考試有幾個一百分,偶爾會公布每個分數段有多少人。如果想問孩子的成績,有的老師也會講孩子這次考得好不好,但有的老師會含糊其詞。
“今年暑假,孩子檢查視力發現快近視了,我把輔導班取消了?!睆埨蛘f以前孩子周末上英語數學,現在是籃球書法,先鍛煉鍛煉,體育不也得考試嘛。
現在孩子大多近視,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張莉的孩子從來不玩游戲,不看電視,也沒有手機,去年疫情上網課一天至少上語數英三堂課,還要寫作業,不能去戶外,視力下降得很快。
離家很近的新東方沒有辦學資質也停學了,補習要到很遠的地方,張莉的孩子放學后回到家已經近下午6點,不太方便,暫時先取消。
張莉說明年孩子應該能定點直升初中,升學不是大問題?!八麑W習成績還可以,我目前也還hold得住,能給他講題。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我也額外給他布置口算、閱讀、單詞等課外練習題,從他上四年級開始就這樣做,孩子已經習慣了?!?/p>
一開始,張莉也想過讓孩子到教育資源更好的城區讀書,后來想想算了,好一點的學區房子老破小居多,換房也麻煩。“學習這個事情吧,你把他塞進東城、西城就能考上清北嗎?我和他爸爸也是外地考到北京的,而且就算要去,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得去,現在有點晚了,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去了東、西城又不能去最好的學校,還是算了。”
“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在積極補課”
盧心潔
廣西某縣城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
廣西某縣城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盧心潔記得大概2019年開始,孩子學校就有課后輔導班、興趣班,每天孩子在學校放學后可以多待一個半小時,大約下午6點放學回家。學生參加學校語數外三科的課后輔導大概是每天15元,科任老師輔導完成家庭作業;如果是課后興趣班,校內老師教學每天是20元,一般是羽毛球、田徑、籃球,還有的會教編程,玩玩機器人。
這學期開學,孩子除了班主任沒換,其他幾乎所有學科老師都換了,因為老師要流動到其他學校。孩子現在還處于好奇的階段,想看看新老師什么樣。
開學第一天,盧心潔的孩子20分鐘就把作業寫完了,說現在學校作業簡單、易懂、好上手,不像以前要晚上7點才開始寫作業,寫到9點也沒寫完。
盧心潔說這學期“減負”,最大的變化可能是孩子不用買那么多練習冊了,以往每一科都是一套一套的,一個科目至少有兩本以上,語文有寫作本、默寫本、聽寫本、上課預習本,數學還要額外買試卷和口算本。
縣城里的學校雖然說并不特別按照成績分班,但還是有隱形重點班,學生成績好一些,老師配置也好。平時孩子學完一個單元,班里要測驗,老師會登記分數,不會有排名。小學一二年級也考,但不正式,就用鉛筆在卷子上答題,高年級學生考試需要答題卡、貼條形碼。
盧心潔透露,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都會公布成績,學校會叮囑家長內部查詢,不能發朋友圈,不能外傳。老師也會發布一張查詢名單,如果家長有心,可以查詢所有孩子的成績,自行排名。
教育部現在要求小學只能期末考試,盧心潔認為,“我們是小地方,‘雙減’政策目前還不是特別明朗,不知道學校如何安排。孩子仍然雙休日去上校外培訓班,這學期給他報了英語班,1180元一共52節課,他說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在積極補課,學習成績不好的大概率也不想補。”
“鄉鎮小學只能先無償開展課后服務”
林雪萍
安徽某城市鎮中心小學校長
安徽某城市鎮中心小學校長林雪萍坦言,這些年,部分好教師沒有發揮好作用,拿到職稱后不認真教學,甚至退到教學之外謀自己的事;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也在下降,尤其是一些鄉鎮、鄉村小學,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師專、師范畢業生仍然是主力教師。
林雪萍認為,在那個年代,中考最優秀的一批學子優先讀師專從事教育,2000年之后,師范院校逐漸不再是好學生的首選,師范院校生源質量下降,教育水平也在下降。
這幾年考教師編制,很多人不是從師范專業畢業,教學理念也不同以往。以前提倡高效率課堂,當老師最大的愿望是走進學生心里,而現在很多老師只知道重復練習,強化考試。
學校教育水平下降,讓一部分課外培訓班有了市場。一些家長是知識分子,還可以自己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但還有很多家長,只能選擇送孩子去課外培訓班或者老師自己辦的培訓班。
林雪萍說她所在的學校里,近一半的孩子周末都去市里培訓機構上課。“事實上,這些課外培訓班以營利為目的,辦學不規范,充斥著一大批有失師德,不具備教學資質的老師。在這樣的環境里,真能‘教書育人’嗎?在中考、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理念之下,家長們逼著孩子上校外培訓班,結果只能是越來越辛苦。”
林雪萍覺得,這一輪“雙減”,首先砍掉一批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對學校教師的正常教學而言是件好事。她們鎮這幾年發展出4個專門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培訓機構,“雙減”之后,4個培訓機構都關門了。
對于鄉鎮小學來說,“雙減”后老師的額外付出更多?!皬?月1日開始,我們小學每天中午、下午各提供1小時的課后服務,下午5:00放學,有些孩子的家離學校很遠,大多數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接送,放學晚了不安全。”
林雪萍說,要開展課后服務,意味著學校每位老師每天要多出2個小時的工作量,鄉鎮小學能調動爭取的社會資源也相對有限,跟合肥杭州等一些城市學校沒法比。因為人手緊張,目前只能先按照文件規定,語數外老師先協調排班,組織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寫家庭作業,補缺補差,爭取讓孩子回家不用再寫家庭作業。
“‘雙減’文件中說,要給老師適當報酬,可以財政補貼一部分,家長適當收取一部分,但我們暫時還沒有相關要求,只能先無償開展課后服務。”林雪萍所在學校最近開展了一次調查,95%的家長認為課后服務無形中增加教師的工作量,需要給老師補貼,但70%的家長表示只能接受每小時10元。
“雙減”到底有多大效果還要觀望,畢竟學校只能管住孩子的白天,回到家后怎么辦,這是家庭未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采寫:南都記者 蔣小天 程姝雯 黃莉玲 黃慧詩 綜合光明日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