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19日電 (記者 許青青)19日,粵港澳大灣區首批“跨境理財通”試點業務正式落地,“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同步開展,業務落地的銀行覆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介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堅持市場驅動,在宏觀審慎和資金閉環管理的框架下,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居民便捷地跨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進行跨境資產配置。
據初步統計,19日上午業務開通一小時后,大灣區境內9市、香港和澳門均已有業務體現。內地代銷銀行已成功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為港澳個人投資者辦理“北向通”投資資金入賬41筆,涉及金額249.6萬元(人民幣,下同)。內地合作銀行通過代理見證服務,協助港澳銷售銀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個人投資者開立“南向通”投資戶115個,成功匯出投資資金8筆,涉及金額39.8萬元。
其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南沙自由貿易試驗區在“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業務落地中通過線上簽約、代理見證開戶、線上風險測評、遠程購買產品等全流程遠程辦理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表示,將繼續穩妥有序開展創新試點,指導銀行依法合規展業,與港澳金融管理部門一同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支持市場主體用足用好金融改革的政策紅利,以實際行動推動粵港澳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的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