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是深圳市人大代表們報到時間,教育、醫療、養老,及道路開挖等民生問題成為代表們關注焦點。
王小斌。南都記者 胡可 攝
有代表認為綜評不應與中考成績掛鉤
市人大代表王小斌今年“兩會”期間關注的是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的建設、教育綜評等問題。王小斌說,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深圳要建設成國際化大都市,就要從高等教育入手布局國際化教育,而打造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就是可以充實深圳高等教育實力,并布局國際化科教力量。
王小斌還提到有關教育的民生問題,他說今年的教育綜評引起很大關注,綜評作為綜合素質教育的評價是應該存在,但不應該和中考成績掛鉤。王小斌表示,深圳60%學生的家長都是工薪階層,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源去搞那么復雜的綜評,這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
“片區公園太多,市民更需要學?!?/p>
在教育領域,對于深圳市近日出臺的《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人大代表李詠霞表示里面提到37所改擴建的高中學校,但細看規劃,分布并不均衡,原特區內僅有福田1所、羅湖2所,所能提供學位不詳,其他34個地塊分別安排在原特區外30所、深汕合作區4所。
其指出,在原特區外新改擴建公辦高中雖可馬上緩解公辦普高學位的不足,但作為已建成區,原特區內人口密度大,優質教育資源集聚,群眾對公辦普高的學位需求更為迫切,且優質師資和教育資源也更多集中在原特區內,鑒于此,其建議仍應同時在原特區內進一步深挖資源,“可以把原來的福田花卉世界、筆架山地鐵9號線停車場占用綠地用來蓋學校,這個片區公園已經太多了,市民更需要的是學校。”其表示,盡可能提供更多地塊用于公辦高中的建設。
采寫:南都記者 張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