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聲振新時代”龍崗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暨2020“深圳聲樂季”交響音樂會在龍崗區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獻唱。
演出現場。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楊麗 盧允)文明是一條河,因你我而波瀾壯闊。8月8日晚,“聲振新時代”龍崗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暨2020“深圳聲樂季”交響音樂會在龍崗區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龍崗原創大型交響組歌《我們就是河流》(2020版)以新姿呈現于舞臺,以流淌的音樂帶領觀眾感受深圳,感知中國。
本次演出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音樂學院、深圳音樂學院協辦,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深圳市龍崗區文化館具體執行。
當晚的演出由青年指揮家林大葉執棒,深圳交響樂團、深圳歌劇舞劇院合唱團傾力加盟,并由擔任2020深圳聲樂季導師的廖昌永、石倚潔等著名歌唱家與“中國聲樂人才培養計劃”獲獎成員同臺演出。
著名高音歌唱家石倚潔演唱。
16首原創歌曲與朗誦詩意串聯
《我們就是河流》由唐躍生、方石、姚峰等國內優秀詞曲作家聯袂創作,以發生在中國大地上并獲得巨大成功的改革開放為時空背景,由序《很遠的遠方》、三個樂章《深圳啊深圳》《親愛的中國》《我們就是河流》及尾聲《未來是?!方M成,用16首原創歌曲及詩意朗誦串聯,完成了對“河流”的藝術形象及精神內涵的塑造。拓荒者的足跡、創業者的歌聲和追夢人的向往,匯成了一部磅礴恢弘的交響音樂盛宴。
2018年,大型交響組歌《我們就是河流》歷經4年打磨,在深圳大劇院成功首演。這部深圳人書寫的中國夢文藝作品,如河流般帶領著深圳人的思緒從涓涓細流的深情詠嘆,匯聚成自信豪邁的泱泱大河,以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打動了在場觀眾。
如今,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我們就是河流》(2020版)替換加入《這里不談鄉愁》《親愛的中國》《一路花開到海》《這一面旗》《心佑中華》5首新作,增加了作品整體的精神高度、情感寬度和藝術厚度。
演出現場。
美妙旋律揮灑時代豪情
“所有的遠方都是內心的渴望,你的眼睛告訴我那個美好的地方。我從此疼愛每一個幻想,把我的夢,放在時間之上!”隨著青年指揮家林大葉的激情一揮棒,深圳交響樂團奏出《很遠的遠方》的美妙旋律,拉開了這部大型交響組歌的序幕。
深圳歌劇舞劇院合唱團的低回吟唱,如拓荒者的腳步聲從遠方踏來。“就在1978年的春天,我們在深圳,打開了命運的河床。向著大海,向著埋藏于心的夢想,開始了恣意汪洋的流淌……”朗誦藝術家徐濤的旁白感人至深,瞬間開啟了觀眾對特區建立初期的深情回憶。接下來展開的三個樂章《深圳啊深圳》《親愛的中國》《我們就是河流》,既帶著深圳印記,又揮灑著時代豪情。
當晚,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在約90分鐘的演出中,這部帶著深圳印記、奮斗前行的新時代組歌,帶領觀眾感悟多種情感,匯流成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把“我們就是河流”主題展現得淋漓盡致。
合唱。
深圳人集體譜寫時代之歌
當晚的組歌呈現以大型交響樂團、合唱團、人聲主唱為主框架。廖昌永、石倚潔等歌唱家以及2020深圳聲樂季的學員們運用美聲、民族等唱法,男女生獨唱、混聲合唱等多種形式為觀眾演繹這16首好歌。除了眾多著名歌唱家外,朗誦藝術家徐濤擔任旁白朗誦,為觀眾講述與“河流”有關的故事。
《我們的河流》采用了與一般組歌結構截然不同的“雙序曲”和“雙尾聲”結構,序曲在深圳歌劇舞劇院合唱團帶來的混聲合唱《很遠的遠方》中展開眺望與想象,讓序曲2《祖國,深圳對你說》有了“源頭”。
多位深圳聲樂季學員登臺獻唱。
據了解,以交響組歌的方式呈現具有深圳印記的中國夢,是《我們就是河流》的一大創新。詞作者唐躍生表示,“河流”的文學意象就是中國人的群像。在創作中將目光投射在每一個來深打拼者身上,從而塑造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集體形象,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奔騰熾烈的情感。
每當國家和民族處在重要歷史節點的時候,深圳總要通過歌曲發出自己的聲音。在《我們就是河流》中,深圳的文藝工作者又吹響號角,創作出了一曲具有深圳印記的藝術作品,共同譜寫時代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