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的蜂
“教育部明確研究生導師十不得”“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研究生導師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系”……
11日,隨著教育部網站公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多條相關話題沖上熱搜。這充分反映了大家對“研究生與導師如何相處”的關注度高和對約束導師權力的渴望。
導師,顧名思義,就是在科研、學習中給予指導的老師。但事實上,一些導師擁有的是無上權威,不僅對學生私人生活多加干涉,還動輒對學生施加言語暴力,有的“導師”幾乎等同于“老板”,還有的甚至想方設法延緩學生畢業。校園內,這是“公開的秘密”。
從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陶崇園墜亡,到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疑遭導師欺壓后意外身亡,從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鵬命喪導師公司,到中國傳媒大學一研究生疑因論文壓力自殺……事實一次次證明,導師權力過大,學生太過弱勢,可能帶來難以挽回的后果。
長期以來,社會上都有“約束導師權力”的呼聲,但在制度探索上,導師受到的約束有限。大都是在事發之后,以“違反師德師風”之名進行懲罰。這次在制度建設上邁出一大步,有力釋放了有關部門“重建導學關系”的決心,有利于扭轉目前的畸形現象。
特別是在落地上,教育部特意強調,對違反準則的導師,視具體情況采取約談、限招、停招、取消導師資格直至清除出教師隊伍等處理措施,同時把導師履責情況直接納進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和“雙一流”監測指標體系。相信這對一些人可以形成震懾力!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地。改變畸形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良性互動,才能保證高校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正常進行?!稖蕜t》也是在給學生們撐腰,今后遇到了問題,應該大膽站出來發聲,不要有所顧忌,不要怕被報復,也不要助長校園里的歪風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