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11日,廣州“新中考”方案發布,錄取計分科目新增歷史科目,體育與健康分值提升至70分。“新中考”下,考試科目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七至九年級)規定的全部科目。廣州“新中考”折射出怎樣的教育趨勢?學生要如何應對?筆者采訪了教育專家進行解讀。
廣州市執信中學副校長劉玲玲說,“新中考”有利于克服“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傾向,避免學生偏科和人為限制考試科目,有助于引導學生學好每門課程,打好共同基礎。學校要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門課程,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嚴禁壓縮綜合實踐活動、藝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的課時,嚴格落實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操作要求。
針對新增的歷史科目考核和體育考核比重加大的變化,學校教學要做出怎樣的調整?
廣州奧林匹克中學黨委書記廖曉紅說,中考計分科目新增歷史學科,有利于初高中歷史課程的有效銜接以及與新高考的有效銜接。他建議,歷史學科要注重對課程標準的研究,用好統編教材,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判斷,引導學生在掌握中外歷史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歷史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歷史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
廣州“新中考”中,體育與健康分值從60分提升至70分。廣州市越秀區教師進修學校體育教研員石多多說,廣州中考體育包括了必考、選考項目,建議每節體育課要抓住重點,重視學生基礎能力的訓練。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的教學不宜將考試的全套動作連起來反復練習,準備階段應該先進行單個技術的練習,備考階段再練習整套動作。同時,要重視體能訓練,適當增加體育鍛煉時間。
面對廣州“新中考”,考生應該如何調整備考?廣州市第五中學副校長吳晶晶建議考生要掌握方法,不要陷入死記硬背的不良學習方式,應學會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在各個科目的學習中都要加強閱讀,提高信息處理和書面表達能力。
南方日報記者 馬立敏 通訊員 穗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