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要戰略部署、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部署要求,推動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1月28日,由韶關市政府主辦的中國丹霞山扶貧公益行暨首屆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韶關)農業招商大會成功舉辦。
當日上午舉行的中國丹霞山扶貧公益行活動,吸引了大批有愛心的戶外愛好者參加。下午舉行的招商大會中,共簽約項目71個,簽約金額達227.94億元,涵蓋農業發展、旅游開發和金融合作等方面。同時,北部生態發展區5市共同簽署《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又稱“丹霞山共識”),積極探索區域協調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
招商大會簽約71個項目
本次招商大會采取“1+2”的模式舉辦,創新線下招商大會與線上云論壇、云展銷相結合的模式。其中,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韶關)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云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了院士、國務院參事等8位重量級專家發表主旨演講,為北部生態發展區5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出方”。同時,借助“云上農交會”平臺,實現北部生態發展區5市300多款名特優新農產品線上同臺展銷。
招商大會活動現場,簽約了一批產業招商、消費扶貧等方面的協議和項目,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據統計,71個項目成功簽約,簽約金額達227.94億元。其中,在農業發展方面,簽訂了《共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市合作協議》《關于韶關種植業科技支撐合作框架協議》《科技興農框架協議》等;在旅游開發方面,簽訂了《蘭花種植展示及休閑農業觀光旅游項目》《冷泉灘旅游度假區提升項目》等。
5市共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韶關、梅州、清遠、河源、云浮5市共同簽署“丹霞山共識”,將在堅持綠色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農業品牌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產業園交流、農業融資機制、服務平臺建設、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區域聯席會議制度等十個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實現抱團取暖,共同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韶關是北部生態發展區的中堅力量。此次大會達成的“丹霞山共識”,將為該市以及北部生態發展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近年來,依托自然資源、氣候環境等優勢,韶關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不斷加速,圍繞六大主導產業——優質稻、蔬菜、竹子、水果、畜禽、優質魚,與六大特色產業——茶葉、油茶、中藥材、花卉、蠶桑、黃煙,做大做強“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積極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該市共有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3個,“三品”認證農產品397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6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8個、省級名牌產品151個,獲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34家。
接下來,韶關將以落實“丹霞山共識”為契機,大力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積極建設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水缸子”“花瓶子”,全力打造大灣區的“后花園”“康養地”“體驗場”。
推動韶關蘭花走向世界
蘭花在韶關全市有廣泛的自然生長分布,是韶關市花卉產業的龍頭產品。2020年3月,蘭花正式成為韶關市花。目前,韶關蘭花種植面積已超1.8萬畝,年產值達18億元,有1800多個國蘭品種,國蘭供應量超過全國銷量的60%。
為推動韶關蘭花走進大灣區、走向世界,韶關市人民政府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就雙方在打造韶關蘭花知名品牌、提升市場銷量、擴大銷售范圍等方面,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現場簽訂了《韶關蘭花走向世界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形成了“報、刊、網、端、微、屏”立體傳播體系,覆蓋用戶超過2億。未來,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將通過上線“南方優品+”等小程序,助力韶關蘭花走進2000多個社區群;建立蘭花產業新聞信息聯動發布機制,從品牌宣傳、產業信息互動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建立物流配送服務合作機制,依托物流配送網絡及現代化物流倉庫,共同打造韶關蘭花物流配送平臺。
南方日報記者 潘俊宇 見習記者 葉志強 通訊員 沈明禮 蔡仁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