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浙江溫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布通知,針對目前省、市能源“雙控”和“減煤”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綠色發展的要求,從即日起至12月31日,市級有關單位辦公區域在氣溫達到3℃以下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溫度設置不得超過16℃。如何看待這一要求?
節能也要考慮實際
■夏熊飛
其實無論是否面臨考核壓力,“雙控”和“減煤”都頗有必要,對于促進能源節約、清潔用能大有裨益。為順利完成考核,提出更高要求本無可厚非,如通知還提出“辦公區域的日常照明要做到人走即關燈,無特殊情況,景觀燈一律關閉”等要求,平常也應該大力倡導推行。
人們對于上述合理要求并無異議,唯獨“3℃以下方可開空調”引發熱議,原因就在于這一條完全無視工作人員的實際感受,缺乏必要人文關懷。溫州冬季濕冷,空調可以說給了很多人“二次生命”。對于在室內需要長時間用電腦辦公的久坐群體而言,如文職人員、窗口服務人員,如果缺少空調等必要的取暖設備,不僅身體可能會出現不適,說影響工作效率也毫不夸張。
而且,到12月31日本年度就即將結束,“十三五”也將收官,在只剩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里,下發這樣一則通知,頗有些“年底突擊”的意味。如果能把相關工作做得再充分些,留出充足的時間量,又何至于出臺不顧廣大職工感受的規定,讓自己成為爭議焦點?
提升節能價值認同
■楊朝清
從表面上看,“氣溫3℃以下開空調”給人們戴上了“緊箍”,約束了人們的行動;實際上,“氣溫3℃以下開空調”不僅契合價值理性,也同樣契合工具理性。
許多人只看到空調帶來的便利,卻忽視了節能環保?!跋腴_就開”“想開多少度”固然輕松愜意,卻在無形之中造成了電力浪費?!皻鉁?℃以下開空調”具有合理性,既能夠滿足人們取暖的需求,也能夠兼顧環保。提倡夏天空調最低設置到26℃,也是同樣的道理。
智能化手段只是治標,根本還在于提升人們對環保的認同。政府部門“氣溫3℃以下開空調”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他們的行動與態度,也會影響公眾。當環保觀念在價值排序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當環保意識成為一種文化自覺和文明自律,當環保生活成為一種時尚,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功夫要多下在平時
■謝曉剛
就目前來看,溫州市部分地區“雙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如平陽縣上半年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2%,單位GDP電耗降低率為-2.8%。今年剩下的這一個月時間是實現“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目標的關鍵時期,因此才有了“3℃以下方可開空調”的規定。
而從中國氣象網查一下溫州市未來40天的天氣預報,當地并不會出現低于3℃以下的天氣。可見,“3℃以下方可開空調”的規定,表面看是為了節能降耗,實則就是“嚴禁使用空調等取暖設備”。出此“狠招”無非就是為了向社會公眾或者上級部門表白:完成好能源“雙控”任務,我們是認真的!
能源“雙控”目標的實現固然重要,但政府機關更應該在平日帶頭節能,為全社會樹立節能降耗的良好榜樣,而不是為了完成硬性指標而節能,更不能搞年底突擊性節能。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節能意識真正深入人心。
欄目主持人:丁建庭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