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改制如何讓農信社煥發新生機?

            2020年2月22日的下午3時,肇慶農商銀行正式掛牌開業。彼時正值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時期,19.2萬名網友通過參與線上揭牌開業的形式,共同見證了肇慶農商銀行的掛牌。

            隨著掛牌,同時運行起來的還有緊鑼密鼓重新制定的600多份新的規章制度?!靶碌囊幷轮贫染褪菫榱朔乐垢闹啤畵Q湯不換藥’?!闭貞c農商銀行董事長黃奇東告訴記者,從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不是簡單換個牌子,而是要以改制作為抓手,轉換經營思路,建立符合現代化商業銀行功能定位、行穩致遠的長效機制。

            南方日報記者深入全省34家農合機構調研,探尋廣東農信社如何通過改制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全面提升抗風險能力和重塑競爭力?如何在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公司治理、隊伍建設、業務發展、風險管理等方面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和可持續性?

            繃緊“合規弦”防風險“回潮”

            自2005年以來,廣東農信系統先后開啟了三輪改革。然而,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化競爭,部分農信社和農商行競爭力不足,甚至暴露出經營風險。因此,在以改制化險為目標的新一輪農信社改制中,不僅僅要以改制為抓手,化解存量風險,更要轉換農合機構機制體制,通過建立完善的現代銀行的管理體系,提升合規經營的工作質效。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為了從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廣東各地農商行積極推動經營機制的轉換,其中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提升“三會一層”履職質效成為各家農商行改制后的關鍵任務。

            在梅州,記者看到,嶄新的農商行建立了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等為主體的組織架構和經營模式,保證獨立運作、有效制衡。

            此外,外部專業力量被引入新設立的農商行,為公司治理能力帶來了新“外腦”。

            “我們選聘和吸納了新一批優秀管理干部和高素質專家學者。”梅州市農商行系統黨委書記卓仲宇告訴記者,這些外來的“董監高”人盡其才,為農合機構發展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聘請了專業的第三方咨詢機構,量身定制了戰略規劃,明確了‘防風險、調結構、提質效、謀轉型、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苯T農商銀行董事會秘書廖曉告訴記者,在新戰略規劃的引領下,該行正力爭至2023年末各項主要監管指標達到上市農商行水平。

            在規范“三會一層”之外,改制過程還推動了合規經營流程的再造。

            在海豐,記者看到,海豐農商銀行再造了信貸與運營流程,并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制度與作業標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組織修訂了126多項制度文件,進一步提升了制度執行水平,建立了內部風險識別、流程制約機制?!痹撔邢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海豐農商銀行導入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理念,分離了前、中、后臺職能,前臺管客戶管營銷、中臺管合規管審批、后臺管監督管保障。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農商行針對“人情貸款”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耙郧埃谝恍C構中,不懂風控的部分工作人員專業性不足?!币幻茉L者告訴記者,而今這一現象已難覓蹤跡。

            以湛江農商銀行為例,該行設立了15人貸款審查委員會?!拔覀兠恐芡ㄟ^開會抽簽的模式形成貸款審查委員會?!痹撔卸麻L姚強介紹,這一新機制大大加強了湛江農商銀行的風險管控能力。

            授信隊伍的優化也為農商行的貸款結構帶來改善?!案闹魄?,我們的客戶經理熱衷于發放低風險抵押貸款,但這塊市場已接近飽和,且無法滿足中小企業客戶的需求?!毙炻勣r商銀行副行長方良闖告訴記者,在本輪改革中,該行對人才隊伍重新洗牌、優化信貸隊伍,使得業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改革用人機制,激發員工新活力

            2020年1月10日,湛江市9家改制機構全部完成改制。湛江農商銀行員工陳岳龍至今仍對那段朝干夕惕的日子印象深刻:“通過晨會和夕會總結業務經驗和不足;下班后,通過培訓掌握學習各個崗位工作職能、合規制度要求、機制運作和功能定位……掛牌前,更是通過一個多月的密集培訓將合規文化深植于心?!?/p>

            在本輪改革中,廣東農信系統掀起了一股業務培訓和“金融夜?!钡娘L潮——新建立的機制得以在農合機構扎根,員工的業務水平不斷精進,各地農商行展開了一場學習競逐?!斑@是一場回爐再造,老員工也完成了一場知識的更迭。”在農信系統已經工作了近30年的老員工黃海(化名)有感而發,大家都在拼命學習,如果不跟上就落伍了。

            “83場線上、線下‘金融夜?!嘤?,參與培訓員工達3.5萬人次?!睂τ诮谝詠黹_展的員工培訓,潮州農商銀行董事長杜文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1700多名員工平均每人參與近20場培訓。此外,該行還舉辦了合規大賽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員工的業務能力。

            在員工奮發學習的背后,是激勵機制和用人制度改革的助推作用。過去,部分農信社的考核制度缺乏有效的績效激勵機制,導致個別員工“沖勁”不足。為了扭轉局面,廣東在本輪農信社改革中,堅持“能者上”原則——通過不斷優化崗位設置,為崗位配置適合的人才,使得用人機制日臻完善。以梅州農商銀行為例,其對中層干部進行重新整合優化,新選聘了德才兼備的中層正職53人,中層副職29人,高級經理43人、部門經理6人、部門副經理80人。

            廣東多地農合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激活員工隊伍新活力,績效改革是關鍵。在本輪改革中,部分農合機構不僅完善了市場化薪酬體系,發揮了薪酬的激勵作用,加強了重點風險、重點領域的考核問責。

            在“獎罰分明”的機制中,員工的積極性被激活。記者在肇慶、湛江等地看到,當地農合機構一舉打破過去績效分配至網點的分配機制,將新開戶、業務增量績效落實到個人,大大激發了員工跑新業務的動力。

            推行全新的績效考核制度增強了員工的工作主動性。正如湛江農商銀行董事長姚強所言:“我們的績效改革是按年薪的35%為固定薪酬,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剩下的65%完全按績效發放。起初,很多人難以理解,表示反對,甚至上門討要說法,到后來逐漸理解,慢慢接受,悄然融入,現在已經普遍形成積極爭取的局面,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升?!?/p>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本輪改革還以“不破不立”“壯士斷腕”的決心,展開了“問題員工”清退工作。2017年4月以來,廣東省農信聯社就對轄內農商行(農信社)近200名高管進行了立案查處。

            與此同時,乘著本輪改革的東風,一部分農信社還根據自身經營、合規需求精簡了隊伍。在粵東,惠來農商銀行將總行部門由15個調整至12個,開展定崗、定編、定員等工作,員工“全體起立、重新排位”,中層干部人數由57人裁減至43人。

            與此同時,面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該行堅持依法依規從嚴治行,通過開除、辭退、勸退和內退等方式分流員工百余人?!耙欢ㄒ颜\實信用的企業文化延伸到這里來,培養守法合規、誠實信用、專業勝任、干凈純潔的員工團隊?!被輥磙r商銀行董事長曹永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轉變經營思路,數字化打開新增量

            在肇慶市區,記者看到肇慶農商銀行的招牌已悉數換新,一改過去三家機構參差不齊的形象。該行董事長黃東奇告訴記者,由高要、端州農商銀行和鼎湖農信社合并組建的肇慶農商銀行,從招牌外觀到柜臺陳設、從表單到員工著裝已經全部煥然一新。

            與農商行新形象所匹配,新的經營理念逐漸梳理清晰,部分農商行從被動的“守山頭”“等業務”,向“拼業績”“敢創新”轉變?!斑^去部分員工只需要維護好存量客戶,缺乏開拓新業務的動力?!秉S東奇告訴記者,隨著新的績效考核方式實行,銷售團隊都“撲”到一線去了,拉網式地捕捉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改制后,以前農信社有些‘不能做’‘不想做’的業務,很快在行里開展起來?!币晃换鶎訂T工在調研中告訴記者。一方面,改制前的農信社風險評級低,許多業務無法開展,但隨著改制后的農商行資本補充、資產質量優化,風險評級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隨著績效考核的量度指標改變,“壘大戶”“吃老本”的經營模式不再適用,一度不被看重的“中小微”融資需求重新受到重視。

            在德慶縣,當地南藥種植歷史悠久,何首烏等藥材聲名遠揚。為了結合當地特色優勢,德慶農商銀行大力創新支農金融產品,新業務風風火火地開展起來。

            隨著互聯網和數字化的發展,農商行的網點也在轉型。肇慶農商銀行通過推進零售銀行轉型,開展了“百行服萬企”融資專項行動和“千行千村”結對共建支持鄉村振興活動,努力提升服務能力,支持當地實體經濟的發展。

            機制轉換,久久為功。一些受訪者也對記者表示,農信社改制不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是“換牌轉機制”“穿新鞋走新路”。廣東省農信聯社相關負責人直言,廣東需要用3至5年甚至更長時間,真正建成治理完善、制衡有效、權責對等、內控嚴密的現代商業銀行,從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走上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道路。

            廣東銀保監局數據顯示,改制前后,農合機構存貸比由60%提升至65%,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農戶貸款、扶貧小額信貸分別比改革前增長20%、30%、60%和219%。粵東西北地區農合機構貸款年平均增速達到改革前的1.3倍,小微企業貸款占各項貸款比例分別高于全省銀行業和全省農合機構32個和11個百分點。

            在各項指標增長的背后,正是從“改制”到“建制”的完整鏈條。“從農信社改制成為農商行,我們強調不是簡單換個牌,關鍵是經營機制轉換的問題?!闭拷r商銀行行長鐘國波如是說。

            ■一線調研

            從“追趕者”轉變為“領跑者”

            農商行為年輕人提供新舞臺

            初入農信社時,金融專業本科畢業的陳岳龍感到十分不適應:“缺乏獨立的公司治理架構,‘人情化’管理并不少見?!?/p>

            2017年本輪農信社改制啟動后,他的工作環境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改制后可能會打破的“鐵飯碗”,周圍一部分思想先進的員工走在了前面,開始主動學習制度、業務和產品。公司管理也跟上了步伐,員工的制服和儀容儀表得到了統一規范,業務培訓多了起來。

            “從改制啟動到現在,我每個月參加的培訓不少于3場?!标愒例堈f,改革確實帶來了壓力,農商行想要快速追趕,必須有專業能力作為支撐。在過去,他負責的公司業務部往往依賴存量客戶,對拓展新客戶動力不足。改制后,每個新增客戶的績效考核都落實到員工個人,業務人員開始積極地拓展新客戶。

            經歷了改制和建制的過程,陳岳龍感慨萬千。如今,在農商行內部自覺學習的氛圍已然形成,改制讓行里的年輕人再次看到了農信社發展的新機遇,信心倍增。

            ■記者手記

            改制完成是新的開端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若把農信社改制的過程比作土壤耕耘、栽樹育苗,建制便是樹木成長的過程。農合機構要走出沉疴、擺脫發展困境,新的制度框架、管理方式、人員團隊缺一不可。

            改革的關鍵在“人”,農信社改制不僅是換個招牌和名稱,員工管理是關系到改革成果的根本問題。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廣東農信系統在本輪深化改革中,將員工隊伍建設擺在了建制的核心位置。從制度上,通過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實現高效管理;從考核上,通過績效改革激發員工活力;從文化上,加強合規文化輸出。

            至此,改制完成并非結束,而是新的開端。廣東各地農合機構的建制工作方興未艾,記者在調研中已然感受到員工對未來預期的轉變,逐漸開始顯現活力。各家農合機構建立完整的經營、管理、合規體系,成為有競爭力的農村商業銀行,必然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需要以不破不立的信心、以乘風破浪的信念迎接新的挑戰。

            數據

            ●清退“問題員工”。2017年4月以來,省農信聯社對轄內農商行(農信社)高管立案193人,查處185人,給予黨紀處分146人、內部紀律處分158人,其中開除黨籍21人,開除22人;移送司法17人。

            ●截至2019年底,廣東省全省農合機構資產規模3.34萬億元,各項存款2.63萬億元,各項貸款1.64萬億元,均居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前列。全省農商行(農信社)營業網點近5600個,開立賬戶超2.13億戶,是省內服務覆蓋面最廣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南方日報記者 唐子湉

            調研團隊:黎華聯 唐柳雯 陳穎 唐子湉 王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