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廣州市統計局數據發布顯示:2020年,廣州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97.61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創26年來新高。農業生產實現大豐收,農產品呈現擴量、提質、增效的特點。
農業生產逐季加快,農業、漁業跑出加速度。
2020年,漁業生產最為迅猛,同比增長17.9%,增速24年以來最高;農業(種植業)實現快速增長,增長10.5%,是2004年以來最高增速。林業和畜牧業也逐步恢復,林業實現1.0%正增長,畜牧業下降幅度從上半年的-18.1%收窄至-2%。
守住“米袋子”,守好“菜藍子”
2020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42.24萬畝,同比增長6.5%,糧食產量14.22萬噸,增長7.7%。蔬菜播種面積226.46萬畝,同比增長2.0%,產量403.82萬噸,增長4.8%,蔬菜自給率保持在100%以上,達到103%。其中,葉菜類產量增長7.6%;瓜菜類產量增長4.5%;茄果類產量增長6.6%;根莖類產量增長7.0%。全年實現蔬菜產值154.05億元,增長5.0%。
園林水果喜獲豐收,荔枝適逢大年量價齊升
2020年,全市園林水果產量79.25萬噸,增長23.3%。主要水果品種產量均實現較快增長,柑橘橙和番石榴產量增勢強勁。其中:香(大)蕉產量增長4.4%;番石榴產量增長20.2%;柑橘橙產量增長21.7%;龍眼產量增長12.6%。荔枝不僅取得大豐收,全年產量增長1.5倍,而且銷售順暢,除傳統渠道銷售走旺外,網上銷售也是量價齊升。
畜牧業產值降幅收窄,生豬補欄、增欄加快
2020年,生豬出欄42.22萬頭,同比增長2.5%。年末生豬存欄20.72萬頭,同比增長24.3%。生豬的生產模式正發生巨大的變革,由原來平地散養或集中養殖發展為標準化養殖、樓層養殖、工廠化養殖。
漁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水產品產量創歷史新高
2020年,經過多年魚塘整治和改造,全市漁業品種不斷改良,產業、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蝦蟹類、高檔魚類等養殖量增加,新型水產品種推陳出新。全年全市漁業產值突破100億元,達到103.51億元,同比增長17.9%。水產品產量50.75萬噸,創歷史新高。
【南方+記者】李鵬程
【通訊員】穗統宣 ?喻松濤